正在阅读:一盏青灯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一盏青灯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温州宣传 2024-09-27 09:53:00

  塘河上的舟楫,摇曳着从三溪而来,轻掠南朝的诗意,悄拂唐宋的繁华,漫摇明清的喧嚣……桨声帆影联结一城南北,在河水悠然里,讲述千年光阴。

  五年前的9月28日,一个叫青灯石刻的艺术博物馆,用一砖一石一瓦一雕,从唐始,唤醒旧时光。明天,西馆又将开馆,增添新的美学打卡处。

  五年来,这盏“青灯”如星火呈燎原之势,成为点亮整座城的文化IP。周边,博山、东经、珐琅等场馆依次花开,燃起城市绚烂的人文星空,照亮温州历史的千年文脉。

  一

  一眼望千年,一馆览万象。

  “浙江最美文旅人”评选活动给青灯博物馆创始人张金成的颁奖词说,一盏青灯,心燃故乡情。

  在350盏本地灯的荧荧光照下,500余件唐五代塔件、五代后梁阿育王塔件、宋朝石雕、明时的条石桥面、明代供器、清代石匾等石刻精品,穿越古今,默默诉说时光背后的故事。

  一座民办博物馆,短短五年时间,如何创造超大流量的奇迹?它的硬核是追求人类永恒的美学。

  馆舍打造上,内外兼修美。青灯博物馆用了3000块古建筑的石头,近12万粒明清时的墙砖,以及源自深宅大院的80万块条石、青砖、石雕和老门台,超过1万工时,将十余种传统垒墙工艺,墙砖整砌,成就长100米、高10米的博物馆侧墙,400平方米天井、500余件砖雕的修复装饰。展示墙上,嵌入花卉纹、万字纹、福寿纹及狮子、大象、马和八仙等古石刻。这里的每一处细节,仿佛都折射出幽幽而过的千年光阴。

  地理区位上,黄金段位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博物馆的西首,伸手可及汩汩而过的母亲河。这里是人群集聚、商贾往来的古老南塘街,“捍海而途谓之塘”,从鹿城到瑞安,由古至今有水有岸有街,场馆与水形影不离。经车流繁忙的高速路进城,进入有骑楼、埠头、古桥梁的建筑物群里,领略古老技艺的文化内涵、纸文化的历史变迁,再到时尚繁华的万象城商圈逗留,凝望着文物众多的白象塔,这里集聚了不一样的美,湿地光影,小村烟火,隐逸罗山……场馆恰到好处地融入历史文脉、水陆交通和传统街区里。

  市集聚合上,东方生活美。这个因“馆”而生的市集,从2020年以“全国性东方生活美学集群”为品牌定位的“青灯市集”,敞开大门,广纳贤士,很快就呈逛、展、赏、玩一体化,吸引来自国内外展商游客200多万人次,销售额累计超3亿元,先后获评首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省示范级文旅融合IP,成为全国市集“流量IP”。

  二

  博物馆,犹如一位阅历丰富的故事讲述者,跨越时空,将瓯越文明史、建制史、城规史和商港史娓娓道来。

  一次回眸,就已千年。

  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社会力量办博物馆也先行一步。

  1989年,民间力量集资创办了省内最早的瑞安肇平垟革命纪念馆。1996年,市区首家民办博物馆、省内第一个正式获批的永昌博物馆在龙湾诞生。

  随着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大建大美”“两线三片”建设,丰富的资源和发展空间是重要的客观条件。“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城市定位,“创建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让典籍中的温州、文物中的温州、遗迹中的温州活态呈现”,给予了民办博物馆突出位置。

  如,中国唯一以鞋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方介堪艺术馆、金洲动物博物馆、网球博物馆、锁具博物、中医药专题的叶同仁中医药博物馆,以及国内唯一以贝壳、螺钿漆器文化为主题的东海贝雕艺术民间博物馆,“中国矾都”工业遗产博物馆群落,等等。目前,全温州共建成58家民办博物馆,其他承担展览、教育等博物馆功能的民办展览馆、陈列馆、美术馆、民俗馆等约150家。博山美术馆馆藏梁启超、吴昌硕、方介堪等名家作品千余件,每年观展人数达20余万人次。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实现馆藏品数量和公司产值双倍增,累计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

  明天试开馆的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西馆,美学追求一脉相承,以“园林式博物馆”为理念,用深山幽谷里3000多吨石材来建,有前院、中庭、后院,有石桥园林、茶室、凉亭,一步一景,兼具现代气质和东方韵味,古朴典雅。这里将是一个高端的综合馆。揭幕首展是从杭州净慈美术馆借展——犍陀罗与造像艺术展,首次展出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五湖四海的众多精美石刻造像、木刻造像、古代绘画、金银器以及其他古代造像。此外,还有弘一大师真迹、在温期间生活遗存等,以及藏有古老的字画、佛像、琉璃器皿。明日试开馆后,将“盲盒”大开,满足多种美的期待。

  三

  “青灯不做海上船最多的船队,而要做那艘最大的船,能扬帆去很远的海域和国家,把‘千年商港’文化传播得很远。”青灯的未来目标里,要建成中国最大的民办石刻艺术博物馆、浙江省最大的民办博物馆,打造温版“清明上河图”,再现古温州繁华。

  开馆容易养馆难。在资金、人才、管理等多方面,民办馆都需要拓宽思路,理性应对挑战。这盏青灯,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需要政策支持。国家文物局、温州和瓯海均颁发了民办博物馆发展意见,有的用真金白银扶持破难,有的用历史文化街区、镇街、3A级以上景区村、镇,进行针对性“插花”布点,连“珠”成“链”,有的实行“民办政补,民藏政扶”方案规划发展。

  需要内功修炼。“民间文化是广大群众自己创造的文化,是源头、根基。它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一个地域共性的文化。”要让博物馆从“高大上”展示进入寻常百姓视野,让普通民众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有参与、有享受。城市若缺失文化,则会“千城一面”,民办馆能提高城市的气派、特质和辨识度。要注重在地文化,解码地方文化基因,凝练并提取形成博物馆特有的文化符号,赋能展馆。

  需要破壁融合。铁枫堂铁皮石斛博物馆将铁皮石斛产业、风土人情、现代文创、文旅资源串联,采成蓝夹缬博物馆开发了靛蓝、青黛、板蓝根茶、蓝花布等众多衍生品,白水民俗博物馆形成展示+餐饮+文创一条龙的业态,瓯忆瓯窑博物馆做活“非遗+”“博物馆+”文章……多元融合,可让展馆活动丰富,提升吸引力。此外,还可推倒“博物馆之墙”,打破“场馆中的展览”,搭建“纸上、云端、网上博物馆”,实现“云展览”。运用巡回展览、创意市集、实景演出、非遗体验等形式,将博物馆从室内搬到室外,增加观众参与的互动性和自由度。

  来源:温州宣传

  原标题:一盏青灯如何照亮千年文脉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张湉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