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注
温州新年“第一会”锁定“创新”——加快建设创新温州大会1月3日召开,动员全市上下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温州全域全方位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在温州看见创新中国”。
守望“麦田”里的奇迹
是一脉相承的工作。
连续三年,温州都将人才和科技创新作为“新年第一会”的主题。
又恰似新年的第一抹春意。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科技创新就像一条坚韧的脉络,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贯穿于温州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成为推动其不断前行的核心动力。”
在会上,这家叫做“麦田能源”的企业如是分享在温州创业的感慨。
“麦田能源”,从成立到估值超百亿,只用了五年时间,被视为新能源赛道的超级独角兽。
“麦田”,何以创造奇迹?
麦田能源
外界报道称,“麦田”背靠青山控股。青山控股,正是温州民营百强榜NO.1。
麦田能源负责人说,“温州优质的营商环境、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叠加区域发展战略机遇,为各类创新主体充分赋能。这些宝贵的资源共同交织,为麦田能源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发展资源。”
一言以蔽之,“麦田”的成长,扎根于温州创新的土壤。
温州,这座外界眼中的“创新之城”,有着什么样的创新土壤?
曾经,温州党委政府以“无为”之为助力千军万马闯市场。那时候,创业就是创新。党委政府对于人民首创的支持、鼓励、保护、尊重,源源不断激荡着“源头活水”,浚创新之源、涵创新之林。
时至今日,只靠一腔热血、缺乏创新内涵的创业早已难以为继。诸多民企在不停寻找“What’s next”中,把核心技术做到极致,如正泰集团的光伏产业、如麦田能源全方位布局光储充;眺望未来,创新发展已不是小口径,而是以激发科技和产业创新作用发挥的集成化创新,更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教育等各领域全方位创新。
当此之时,党委政府的“为”也在因时而变,为更多创新的“种子”涵养更丰的水土。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实现“一届更比一届好”,“一港五谷”拔节生长,大孵化器集群战略引1万多家企业(团队)入驻,近21万名大学、技能人才“来温州·创未来”……温州深刻意识到,创新是温州勇挑大梁的最大底气。持之以恒破解新的“成长的烦恼”,就需要构建起开放创新的“热带雨林式”生态。
这样的生态,是多维、多因、多元的。它包含政、产、学、研、金、服、用等不同生态位上的诸多主体,也涉及要素、平台、产业等不同链条不同圈层的协同互动、相互作用。
这一生态的构建与呵护,就好比“麦田”的生长管理。“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在出苗、拔节、越冬、孕穗等每个周期,都需要一套精细的管理“全攻略”,每一环节都需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
温州滨江云谷国际人才社区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构建创新生态正是如此。
在加快建设创新温州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抓好抓实“八大工程”,即全域创新体系优化重塑工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工程、特色产业优势构筑工程等,就志在坚定地向下扎根,以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的精细耕耘,在创新这块希望的田野上积蓄向上的力量。
新年伊始,温商王均金曾感慨,在年初一起播撒希望的种子,经历夏的耕耘,期待秋的收获。到了冬日盘点的时候,或许有人丰收,有人歉收。但不要紧,种子还会发芽。只要一直有期待,那么我们就会想方设法,给种子更大的空间,更肥的土壤,让它充分地吸收阳光和水分。这就是浙商始终在深耕,始终在坚守,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从一颗种子到一棵小苗,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这是拔节生长的声音,也是创新的“麦田”里最美的风景。
于你于我于全社会,守望就是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