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罗隐与温州的瓜葛:民间称状元 隐居大罗山?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潘猛补 林鸿麟 2014-09-18 13:50:51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大罗山罗隐洞
刘基《罗隐谢恩表跋》
罗状元(罗大师)墓
化成洞旁的千年古山茶

  温州网讯 晚唐诗人罗隐(833-909),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县(今杭州富阳新登镇)人。罗隐年少苦学,夙慧能文,诗文皆峻拔,科举生涯长达二十八年,共考了十多次,终未登第,史称“十上不第”,久不得志,于五十五岁时才受杭州刺史钱镠器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以辛辣讽刺为主要特色的诗文作家,首推罗隐。罗隐在民间有着唐代任何其他重要作家所无法比拟的崇高地位。近千年里,罗隐的故事在下层文人和民间百姓中流传不衰,而且愈演愈烈,并逐渐被神化。

  留下多处民间传说

  温州也有大量与罗隐有关的遗迹与传说:大罗山有罗隐洞和罗隐寺,传说是罗隐隐居之所。还有罗状元(罗大师)墓,人们以为罗隐虽未及第,但才比状元,故民间称其罗状元,这也是各地众多的罗隐墓之一。瑞安张棡的《游大罗山各胜景》文中写到罗隐洞洞内之庵,均以岩为盖,庵后有小佛寮,内塑僧像者三尊,一即俗传为罗隐状元者,旁立石碑一个,上刻“江西南昌府罗状元罗隐硐之神位”,张棡认为“鄙俚可笑,决是俗人所为。本邑志乘相传唐室后裔李集避乱而隐居大罗山,改名刘冲,自称罗隐秀才,栖居洞内,故今有罗山秀才垟”。其实民间传说中,本为罗隐,后在流传中变为刘冲。

  在化成洞旁有生长于1200年前的古山茶,植于唐末,相传罗隐酷爱花木,该山茶即为罗隐所植。在温州还有罗隐晚年奉吴越王钱鏐命来温州瑞安寻访寓贤吴畦(原平章事谏议大夫)出山辅政的故事。这是子虚乌有的传说,还是确切记载的历史,值得我们研究。

  写有多篇温州诗文

  罗隐与温州的确有交集。一是与高僧公式光。唐乾宁四年,他有送公式光应诏上京的诗《送公式光大师(师以草书应制)》:“禹祠分首戴湾逢,健笔寻知达九重。圣主赐衣怜绝艺,侍臣摛藻许高踪。宁亲久别街西寺,待诏初离海上峰。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公式光,字登封,俗姓吴,永嘉人,唐末书法家,高僧。

  此外,检索他的诗集,他还留下送温州杨道士回家的诗《送杨炼师却归真诰岩》:“宦途不复更经营,归去东南任意行。别后几回思会面,到来相见似前生。久居竹盖知勤苦,旧业莲峰想变更。为谢佯狂吴道士,耳中时有铁船声。”真诰岩即永嘉大若岩,陶弘景在大若岩著《真诰》,故大若岩又名真诰岩。竹盖即盖竹山,在乐清,有盖竹洞天,俗称杨八洞。莲峰即莲花峰,永嘉天台山十二峰之一。

  还留下送道士程紫霄东游并寄温州华盖山主人的《送程尊师东游有寄》:“华盖峰前拟卜耕,主人无奈又闲行。且凭鹤驾寻沧海,又恐犀轩过赤城。绛简便应朝右弼,紫旎兼合见东卿。劝君莫忘归时节,芝似萤光处处生。”华盖峰即温州华盖山,道书以为第十八洞天。罗隐在诗中流露出隐居温州的想法。

  罗隐还有《忆雁山》诗曰:“天下名山雁宕,人间胜景龙湫。我欲乘闲到此,携僧竹院同游。”罗隐因访吴畦而写有文章,其中写道“访龙湫之胜,舟子急于行,未获登高穷康乐游迹,然最高处层峦矗霄汉,青云梯已在望中”,两相对照,与其行迹相合。

  刘基题跋其书法

  罗隐善书法,其楷书手迹《谢恩表》有元代刘基跋,原件现藏复旦大学。刘基的《罗隐谢恩表跋》,刘基集未收,为刘基佚文,特录如下:

  “详考《唐史》,吴越王于乾宁四年丁巳八月四日,亲受昭宗金书铁券。《谢恩表》一通,乃罗隐先生之所代也。于中忠君爱国,全始慎终,享用绥长,子孙安妥。前后三十多言,一百九十余字,读之令人不忍释手,诚绣纹锦心、良金美玉之不若也。紫虚观高士吴梅涧出以示予,梅涧遭世乱,闭户读《黄庭》《道德》,得其旨趣,少暇喜法书。此帖宝藏不偶。予细观之,罗君之作故如是之富,而絖稿亲书于兹有年矣。然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脉络贯通,精神条畅。君故不以法书鸣世,而此稿之善,信乎人不能易到也。聊书数语于墨尾。至正十五年春三月。刘基跋。”

  《罗江东外纪拾残》

  留存温州史实

  清泰顺林用霖辑有《罗江东外纪拾残》一卷十则,其中一则是罗隐记载自己奉吴越王钱鏐命寻访温州寓贤吴畦(泰顺库村吴氏始迁祖)出山辅政的经过。朴学大师孙诒让认为《罗江东外纪拾残》为伪作,在《籀庼述林》九《罗昭谏江东外纪辩》中提出八则证据质辩之,认为该书提到的事件,发生时间均在罗隐死后,可谓铁证如山。

  但此书描写了独木舟史实,其云:“癸巳,易舟。舟以巨木半之,刳其中,小仅容五六人。二舟子拄篙,邪许而进。舟首有孔,遇滩则横木于孔,一人立水中肩之。”温州在历史上造船业很发达,可是这种流行于史前的古老独木舟仍然被使用,后人一直怀疑。故1960年温州市西山净水村边出土四艘独木舟,一直当作史前文物。1982年10月,夏鼐先生回温,得知此事,就亲自把实物标本带到北京,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用碳14断代法测定,其最终鉴定出确凿的制作年代为唐代。该独木舟用单根粗大树干制成,坚实无缝,近首尾对称方形铆眼,与罗隐文章所描写一模一样,这是只有当时亲历者才能记载,作为清末的林用霖根本不可能有此虚构的生活体验,也没有必要虚构这样的桥段。因为唐代温州流行独木舟史实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后人造假也不会还原如此逼真。

  清代史学家徐鼒颇推重此书,其《叙》称:“订坠阐幽之功,盖不朽之盛业矣。”同时指出“然传闻失实亦不免矣”。孙诒让告诫:“其中有吾温遗事,他日必有信其书,而据以补史志之阙者,余故疏通证明之。”对此,我认为此文有关“吾温遗事”还是可以“补史志之阙”的,尽管可能不是罗隐的作品,但此文应是与罗隐时代稍后的文人的杰作,不能一笔抹杀,值得参考。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诸葛之伊|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