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狮图》赢得满堂彩 平阳“小百花”重寻当年彩

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作者: 2014-10-20 23:28:11
核心提示:
查看评论

苏素云剧照

  一台大戏,从创作到完整的舞台呈现,仅花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对于一些实力强大的艺术院团来说或许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一个常年处于停演状态,面临解散的院团,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昨天下午,本届越剧节参评剧目——轻喜剧《双狮图》在东南剧院精彩上演,赢得久违的满堂彩,素有“浙江第一丑角”之称的苏素云成了最大亮点。这出新编的传统剧目由平阳小百花越剧团倾尽全团之力。而谁又能料到,这个曾经名声享誉全省的剧团,“休眠”已达五年之久。

  “太不容易了!我们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演出结束,团长梅春用颤抖的声音告诉记者。梅春是今年4月接过“小百花”团长的担子,她的首个任务就是带领涣散已久的剧团参加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不想错过这个家门口举办的艺术盛会,我和一群‘小百花’姐妹都有浓浓的越剧情节,我们一起经历过‘小百花’的辉煌期,很多戏迷都说很想念我们……”梅春由衷地说。

  梅春口中的“小百花”姐妹,是1991年和她同一批考进剧团的学员们。她们在省艺校度过四年的学习时光,待1995年归来时,全团演员平均年龄降为20岁左右,由此经平阳县政府批准更名为“平阳县小百花越剧团”。新生力量的加入,使当时的越剧团人才济济,朱晓萍、王雪玲、苏素云、项逢林、卓淑微、苏苏、陈华松、陈雪花、林爱美等“小百花”,多次参加省、市戏剧节演出,获得大奖。其中傅派花旦朱晓萍被评为“浙江越剧新十姐妹”之一。

  平阳小百花越剧团前身为平阳县越剧团。1955年,由杭州、嵊县、萧山等地的演员自愿组合的“人艺越剧团”,经省文化局介绍来平阳登记落户。在很多戏迷心中,这是个出戏又出人的优秀剧团。

  上世纪60年代,该团曾以演现代戏闻名,原创剧目《城西之花》,在温州市区内演出300多场,场场爆满;改编演出的《南海长城》《三月三》《朝阳沟》《李双双》等十余个大型现代戏,也深受观众青睐。常演的古装戏有《盘妻索妻》《卖油郎》《胭脂》等30多部,其中《盘妻索妻》一剧,在温州东南剧院连演55场。在上世纪90年代,组成了以尤文贵为首的创作团队,培养了一批青年作者,为扩大我省编剧队伍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尤文贵创作的现代戏《金鸡报晓》、古装戏《嫦娥奔月》《憨痴传奇》,郑朝阳创作的《宫墙柳》,施小琴创作的《出宫回宫》等,在省、市历届戏剧节均获得创作与表演多项大奖。其中《憨》《范》还被拍成戏曲电视片。

  2009年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中,平阳“小百花”一度非正常运作,再加上戏曲市场萎缩,平阳小百花渐渐淡出人们视线。

  梅春说,《双狮图》将是“小百花”重振士气之作。参加越剧节得到了“小百花”姐妹的全力支持。4月决定参赛,选用了导演翁国生、编剧施小琴曾联手为舟山小百花越剧团排演过的《双狮宝图》,并再次请来施小琴修改剧本,翁国生执导。

  灯光舞美设备不够、乐队成员乐器不齐、经费大缺口……“小百花”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演员行当不齐的问题,在相关部门和兄弟院团的大力支持下,今年7月正式进入排练阶段,整整两个月的酷暑,剧组人员都在排练场上度过。没有彩排的大场地,8月底剧团人员把队伍拉到了温州市区的东南剧院合成彩排。合成之后,又回平阳分组排,反复琢磨,精益求精。在《双狮图》剧目说明单最后,有长长的一排鸣谢单位,不难看出,排这么一出戏剧团付出的艰辛。

  本届越剧节结束后,剧团马上投入《双狮图》巡演版的排练,下半年已有40场的巡演计划已经排定。 

本文转自:温州网

N编辑: 温网编辑|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