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茱萸辟邪、饮菊花酒 重阳节旧俗你都知道哪些?

温州网 张美英 2016-10-09 09:31:57
时值重阳佳节,让我们来回顾一些关于重阳节由来的传说,继承重阳传统,发扬重阳精神。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自古以来就有非常多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时值重阳佳节,让我们来回顾一些关于重阳节由来的传说,继承重阳传统,发扬重阳精神。

  重阳由来

  说到重阳节,直到今天,重阳节究竟起源于何时,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早在西汉时期,《西京杂记》有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可见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佩戴茱萸,食用蓬饵,饮菊花酒的习俗。东汉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宴享高会。是乐律中无射,言群木百草无有射地而生。惟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芳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曹丕认为“重阳”是佳节,祝福友人长寿。

  其实,“重阳”二字的由来,可追溯到《易经》中的记载,《易经》载:“以阳爻为九”。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将万事万物分为阴阳两类,数字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十为阴。按照此种说法,一年中,应该有五个“重阳”,这五个节日分别是“春节、上巳节、端午节、乞巧节、重阳节”,而“九”是至阳,故称九月九日称“重阳节”。

  由以上所述,虽然无法确定重阳节究竟起源于何时,但重阳节中的习俗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代一代的传续,重阳节也在不断发展。重阳节有很多的别称,如老人节、登高节、敬老节、重九节、茱萸节、女儿节等等,大多是根据重阳节的习俗内容以及寓意来命名的。关于重阳节的习俗,几经发展,最后形成以登高、赏菊、饮菊花酒、食重阳糕(蓬饵)、佩戴茱萸等为主的庆祝活动。

  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金秋九月,碧空万里,伴着家人,或邀几位好友,趁着大好的秋色,漫步山间,别有一番韵味。“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程颢《秋月》),没有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静静地享受着浮生半日闲。登高并不意味着只有登山这一种活动,亭台楼阁也是登高的好去处。当秋天遇上重阳,悲秋思乡便必不可少,历代的文人墨客对此可是吟咏不绝,各展风骚。最知名的莫过于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由重阳节感发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登高、插茱萸这些习俗,本来是家人之间的活动,而如今只有诗人自己一人孤独的漂泊在外,伤感之情,无法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成为千古名句,道尽了无数漂泊游子的心声。

  登高宴游是很多文人的一大爱好,三五知己,一同登临赋诗,其乐无穷矣。而“孟嘉落帽”的典故,令无数文人墨客引而歌之。李白在《九日龙山饮》云:“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群玉也有“落帽台边菊半黄”的诗句。

  赏菊、饮菊花酒

  赏菊、饮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九月是菊花盛开的月份,所以九月也有“菊月”之称。自魏晋陶渊明以来,爱菊之人便层出不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谐趣,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的积极乐观,还有李白的“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的潇洒不羁。

  菊花其实也是传统的草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菊花苦、平、无毒。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劳延年。”所以老百姓们便将菊花作为重阳节时辟邪的重要物品。《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花舒适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阉,故谓之菊花酒。”可见此时重阳节与菊花酒便已经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赏菊、饮菊花酒慢慢成为了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佩茱萸

  茱萸是在九月成熟的著名中药,《本草纲目》中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所以传统鬼故事中人们佩戴茱萸囊,或者将茱萸插在头上,来辟邪消灾,祈求平安。

  唐代王昌龄便有诗句“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王昌龄《九日登高》),表达了祈福消灾、长寿的意愿,而孟浩然“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则表现了对亲人的祝福美好期盼。由此可见,在唐代就出现了重阳节佩戴茱萸的活动。但是宋代以后,随着社会思想的转变,理学的兴盛,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对未来的期望,佩戴茱萸的习俗便很少见了。而饮菊花酒这种追求长寿寓意的活动,则越来越风行。

  重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和文化韵味。它凝聚和代表着历代老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金秋时节,虽然草木寥落,却依然有金菊傲然独立,也让人们对生命发自内心的赞叹和追求。

  对于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尊老敬老,对生命的珍惜,这些何时都不会过时。现代社会,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愈加紧张忙碌,此时,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放下手中的书本,在一个秋高气爽,碧空万里的下午,邀上好友若干,于湖光山色间,登高望远,饮一杯菊花酒,聊一曲人生如戏须尽欢。

  作者:张美英(16级古典文献学)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