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专家吁减税降费政策加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2日召开会议,听取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稳投资方面,会议指出,要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要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提到,要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和建设。各地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做好用工、土地、资金、用能等保障。
可以说,如何在疫情期间开展“稳投资”工作,对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加强投资项目储备、保持投资动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办理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以及后续投资运行的影响。
那么,在疫情期间,已开工的重大工程大多都集中在哪些领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重大工程往往需要较长的项目筹备期,因此加快现有及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就成为当前的主要抓手。年内计划开工的一批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受疫情影响较小的新基建项目将提前推进,在建项目也将加快资金投放步伐。在新投资项目方面,针对本次疫情,一批重要的医疗基础设施将迅速立项开工,例如各地将新开工建设一批类似武汉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的项目。同时,着眼于未来重大项目投资的可持续性,接下来各部门、各地方也会加大新投资项目的筹备力度,项目前期工作将加快推进,用工、用地、用能以及资金保障等也会加紧筹划。
就如何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唐川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看来,受疫情影响,部分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的投资计划必然会有所改变,且短期资金将会较多地流向拓展业务、稳定组织等方面,故而需要有合适的外部力量加以引导,以增强其投资信心。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除了向民营企业提供更优惠的信贷支持、减税降费等政策外,还可以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向民企定向提供更多的业务机会——比如防疫相关专业服务、线上教育、线上办公等领域的业务,也可借由PPP等模式让民企能够得到更长期限的业务订单,以方便其在得到稳定预期利润的同时,运用国家的相关支持政策进行融资。预计本年度民企投资规模将能够得到有效维持,并且极有可能还会派生出新的专业服务类型和相应的龙头企业。
王青表示,在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方面,一是在疫情背景下,对部分民企主导的重大项目,在审批流程上可以尝试开通“绿色通道”;各地可着力加大PPP项目有效落地,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基建领域;政策上还可以进一步拓宽市场准入范围,释放民间投资积极性,将短期稳经济与长期促改革结合起来。二是在资金保障方面,银行及资本市场需要加大对民企在制造业及基建领域中长期投资的融资支持,监管层也可以通过调整监管考核指标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在民企投资方向上的配置。
王青表示,着眼于“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和建设”,对于中央政府主导的重大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进度可能适度加快,上半年财政支出前置特征会更为明显。对于地方政府主导的重大工程,当前资金保障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可以看到,近期财政部已再次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预计接下来各地将本着“早发行、早使用”原则,加快专项债发行和资金投放进度。另外,在疫情背景下,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的整体规模将进一步加大,有可能高于3万亿元。
唐川表示,待疫情平稳解除之后,后续也有望在较短时间内修复缺口并释放经济动能。故整体来看,短期的工程延期有望在全年周期中得到化解,“十三五”的建设目标依然能够顺利完成。但对项目、企业进行短期内的资金支持也是有必要的。目前,央行和各地已在努力通过信贷支持政策来帮助各类企业、施工方平稳渡过财务危机。在地方政府方面,预计中期的减税降费政策还将继续加码,并且还会通过产业基金、专项债等形式更快速地为项目提供资金,为高效复工提供充分保障。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