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宪文与《仰云楼日记》:六十年的社会实录

温州网 2020-07-28 09:16:00
今年是我市学者张宪文一百周年诞辰,9月,龙湾区文化部门将举行其纪念座谈会。
1984年,张宪文(左三)与夏鼐夫妇(左一左二)在北京合影。

夏承焘赠给张宪文的词作。

  今年是我市学者张宪文一百周年诞辰,9月,龙湾区文化部门将举行其纪念座谈会。

  半生治学,著作累累

  张宪文(1920-2004),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出生于瓯海区南白象镇上蔡村,其祖父张尔彦为清光绪年间岁贡,其父张成鹗雅好诗赋,为温州慎社社员。张宪文幼承家学,又请益于夏承焘、王季思、戴家祥、苏渊雷等家乡著名学者,打下了后半生从事治学的基础。

  1939年,张宪文毕业于省立温州师范学校师范部,先后执教于温州等地小学学校,1941年起,先后供职于浙江省政府秘书处、政工指导室、编译室、浙江省税务管理局、闽浙区直接税局、浙江省直接税务局,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总务科、上海直接税务沪西办事处。1946年4月,任上海瓯海实业银行总管理处秘书和总务室工作兼任上海南强公司王国桢私人秘书。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供职于温州工商联、民盟温州市委办公室、温州市革命委员会行政科,1978年12月奉调温州市图书馆工作,后任温州市图书馆古籍部主任,从此专心治学,著有《孙诒让遗文辑存》《高则诚集》(合作)《温州历代书藏》《张璁年谱》(合作)《张璁集》《王叔杲集》《古籍常读讲义稿》《仰云楼文录》《仰云楼诗词稿》等。

  据张卫中《解放前后旅沪温州人的生活与见闻——以整理张宪文的<仰云楼日记>相关文献为中心》论文,在上述著述之外,张宪文平时有记录日记习惯,长则一日记数百言,少则一日记几十字,详略不等,由此留下历年日记。由于曾受教于著名语言学家蒋礼鸿(字云从),张宪文就把居处称为“仰云楼”,将诗文集题名为《仰云楼文录》《仰云楼诗词稿》,其日记因此被人们称为《仰云楼日记》。

  对日记的缘由,张宪文自序道:“余自壬午避乱乡居,逃身冥漠,豺狼在户,书诗自娱,凡有叙述,乃籍日记之体,率以书之,日居月诸,斐然成帙,迨从公税局,以公务丛脞,日无暇晷,记事之功,稍稍懈怠,更数月而簿籍俱亡,于是绝笔不书,遂用旷废,事之无恒,不足有为,夷考往迹,深悔蹈非,然则来者可追,力犹能任,苟无间乎日深,殆所获于来兹。爰于甲申六月廿七日起,复为日记之作,载诸行事,庶几补弥前愆,黾勉求新。”

  据此,这日记是他从1942年青年时期开始记录,后中断遗失,1944年旅居上海时重新开始,直至临终,时间跨度长达60年,字数有十几万字,文辞优雅,清新可读,内容关涉国家大事、金融活动、社会生活、文化活动、亲朋往来、家庭细事等等,丰富细致,尤其是用日记详细记下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历史情形,反映了新旧政权交替之际上海的社会面貌,涉及了以瓯海银行为中心的金融机构变化诸多事宜,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认识及世界观变化,成为了解民国旅沪温州人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地位的史料。

  实业银行,见证兴衰

  温州近代金融发端于清末,先是四明银行在温州设立分行,而后大清银行设立永嘉分号,但均非本地银行。第一世界大战期间,温州人士就倡议筹设地方性银行。1923年,吕文起、黄溯初等发起筹办瓯海实业银行,资本为10万元。吕文起、汪晨笙、徐寄庼、周吉卿、戴介眉等为董监,黄溯初为董事长,聘张益平为经理,张惠卿、汪惺时为副经理。

  瓯海实业银行设立之后,先租用小南门小高桥下原霞浦会馆旧址。嗣后经营得法,业务扩大,就在府前街义仓前租地建造新式楼房三间。后来又扩大资本为20万元,抗战爆发之后,温州成为浙南唯一的口岸,瓯海实业银行的业务得到较快发展。抗战胜利之后,叶啸谷(名风虎,今瓯海区白象街道南湖村人,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浙江民政厅主任秘书、杭县县长)在上海创办大华公司,自任总经理,有意投资瓯海实业银行。1946年3月,瓯海实业银行在上海河南路成立分行,叶啸谷担任总经理。

  1946年4月,张宪文被聘为上海瓯海实业银行总管理处秘书,后任职于总务处。他在任职期间,日记记录了有关瓯海实业银行各种事务以及人事关系,也揭示了其他文献无法反映的内幕,可以与相关档案资料互为参证,比如1948年1月9日记:“为啸老(叶啸谷)修致温方董监书云:‘此次本行增资完成,在温公开召开股东大会,情况之热烈,为吾温金融界未曾有。’”

  3月1日记:“下午毅光、季川、小彬诸先生以募集杭州东瓯中学基金事来沪,其意拟欲捐将五亿元,胥由同乡之在沪从事商业者助之,本行为吾温在沪之金融机构,毅老意欲请行方出资一亿元,啸老以环境复杂,未之许也。”1949年1月8日记:“内务之腐败,意见之复杂,举全国银行恐无过於瓯实者矣。”

  交往同乡,实录时政

  温州人在外有抱团合作的传统,张宪文在上海谋生,与同乡往来甚为频繁,日记中记录了与在外多位温州籍贤达的交往轶事。

  比如著名书法家王荣年,又号梅庵,人称梅庵先生,书法造诣极深,“熔篆隶碑帖于一炉。真书、行、草兼工,临褚深得神髓,章草尤独绝一时”,与溥心畲、沈尹默、叶恭绰等书法大家齐名燕京,有“江南一支笔”之誉。1946年,王荣年赴任杭州水利部担任钱塘江工程委员会秘书前,逗留沪上,张宪文与之交往甚多。如4月19日日记:“接梅老(王荣年)书抄示七绝《西湖春咏》八章,立意清新兼讽刺时事,读不释手。”8月24日记:“在杭梅老有拟在秋凉后来沪展览书法,嘱先为筹集纸墨等费用之意。”

  还有萧铮,字青萍,永嘉人,经济部副部长,瓯海实业银行常务董事,日记有“青萍先生从竞选委事赴温,啸老送之江干”,王思本,龙湾人,曾任玉环县县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温州市民革副主委、温州市政协副主席等,日记有“晤思本,知自杭来,现在永专署任第一科科长职,日内将赴甬一行,而后返里云”。

  《仰云楼日记》实录下民国局势物价的变迁,如“又接问梅(张宪文妻)十六日信,嘱为诉儿买绒线三磅,然目下此物市价每磅二三百万元,一时何将钜款以应,如待瑞节领到双薪时再商之”“下午领一月薪,汇杭二百万元。念日来物价高涨,款谅仅供半月用耳”“温州粮荒奇重,白米每石价达二百余万,且日久无市,乡人因请此间同乡会当局,为购米运温接济”“日来物价狂涨,米市每石涨达三百余万,纱布涨势尤烈”“市场抢购成风,盖烟酒税率调整,众料物价必随之上涨故也”。

  有识之士认为,《仰云楼日记》值得整理编校,注释出版,它将与张棡的《杜隐园日记》、刘绍宽的《厚庄日记》、刘耀东的《疚庼日记》等,共同起到反映近现代温州历史人文的重要作用。

  来源:温州日报

  傅闻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