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市委组织部】记得住精神共富的“根”才能走得更远

【市委组织部】记得住精神共富的“根”才能走得更远

2022-08-22 16:02:00 郑淑晨

  瓯江两岸、灯火阑珊,印象南塘、夜娱如画,雁山云影、从未离开……东瓯根脉,千年风华。漫步历史长廊,翻看温州发展史,实则一部文化底蕴积淀史、文化财富传承史、文化烛照未来创新史跃然入目。自瓯越先民撑着一叶扁舟击浪而出,瓯越文明即随着历史的涓涓细流浸润着温州城,滋养着一代代瓯越儿女风雨兼程、砥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历史与实践也同样证明,文化是生命力之本、是创造力之源、是凝聚力之魂。重温温州城的每一次化茧蜕变,瓯越文化的烙印都有迹可循:从“抱团发展”到走出“穷山恶水”,从崇实创新、农商并重到大胆改革实践创出非公经济样板,从风险先发到率先突围,从“信用危机”到“基本修复”……无一不彰显着温州人骨子里吃苦耐劳、敢为人先、主动应变的精神。站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的今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富口袋”“富脑袋”“富代代”成为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要如何答好“坚定文化自信”这道“时代之问”?唯根植优秀瓯越文化的沃土,以更清醒的历史自觉、历史耐心、历史担当,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建立起广泛而深沉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加铿锵有力地迈向美好的明天。

  坚定务实笃行的历史自觉,推动文化自信更深一度。历史自觉是文化自信的时间基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树立和把握大历史观,就是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发展大势,知其所来,才能更好明其所往。要坚持用联系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各个历史时期,深入剖析温州城的演进脉络、表现形式和历史影响,在深刻全面理解瓯越文化的基础上,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不断向前流淌。切实利用好中共浙南一大会址、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把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发扬好、传承好,以其中所蕴含的求实精神、创造勇气解决当下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不断赋予“温州模式”新的内涵和活力,以更大的气魄助推城市实现涅槃升华。

  葆有兼收并蓄的历史担当,推动文化自信更广一度。历史担当是文化自信的责任内涵。瓯越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载而不绝,根本就在于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属性特质。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也是一条文化纽带。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人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南京城万人空巷一睹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为此,我们要扭住“人”“物”“要素”三大关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传承、文物保护、活化利用等多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借力VR、AI、AR等科创技术,让传统文化之“精髓”、外来文化之“精华”都“为我所用、结果开花”。

  满怀革故鼎新的历史耐心,推动文化自信更厚一度。历史耐心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习近平总书记谈及文艺工作时曾指出,“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这也未尝不是对整个文化发展的期许。但时代脚步匆匆,当“资源”“成本”“收益”“价位”成为砝码,既带来市场标价的激励,也带来趋利若鹜的忧思。不管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还是粗暴的“功利主义”,浮躁的背后,都是对传统的轻慢、对文化的辜负,这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底色,也影响到时代的文化样貌。没有历史积累的文化是“化而不文”,没有现实活力的文化是“文而不化”,唯有读懂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才有底气实现“面向未来”,才能肩负起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

  背倚千年厚重文化,过往先贤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深耘热土、潮起东方,看今朝再领风骚!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何文洁责任编辑:陆向东监制:张佳玮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