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剥离了旧工业区的脏乱和无序,旧厂房被涂上黄黑色的统一标识,黎明工业区也就有了现代街区的味道。而在3年前,这条街让人望而却步。
昔日的旧工业区(上图),如今变得绿意盎然,“文艺范”十足下图)叶卉摄
编前: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生活品质,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城乡环境。市委、市政府部署发起了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掀起了“三改一拆”活动(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的热潮。明天起全省“三改一拆”现场会将在我市召开,让我们走近“三改一拆”活动的现场,探讨华丽转身背后的缘由。
这里是“三改一拆”中一个典型样本,它“改”掉了落后破旧的面貌,“改”掉了原先低小散的产业格局,“改”出了一座时尚、智力密集的“城中城”,同时也改出了城市的有机更新。这里就是昔日的黎明工业区,如今的温州文博城东瓯智库创意基地。
现在经常去“温州文博城东瓯智库创意基地”晃晃,逐渐成为文艺青年“子眉”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那里有“好喝的咖啡和悠闲的时光”。
剥离了旧工业区的脏乱和无序,旧厂房被涂上黄黑色的统一标识,黎明工业区也就有了现代街区的味道。而在3年前,这条街让“子眉”望而却步:“环境乱糟糟,晚上有些路段甚至连个路灯都没有。”
旧工业区悄然换容颜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花源路。道路不长,约百余米左右。两侧的旧厂房已经装饰一新,长出了不少“文艺范儿”的店铺。
一棵树艺术中心是这条街的响亮招牌。看它充满艺术气息的外观设计,看那株巨大的橡皮树洒落绿意,你很难想象半年前它只是黎明工业区的一座旧厂房。只有门牌上还写着“黎明工业区54号”,才能稍稍泄露昔日的一些信息。这里,已成温州大小文艺青年聊天聚会,举办文化沙龙活动的首选场所。
这里有“小茶悦会”、“招财居”可以聚会聊天,有“创意宝贝”这样的幼教机构可以托付孩子,嘉乐迪音乐工场还能满足你对音乐的梦想。
企业主陈先生全程见证了黎明工业区的“变迁”。据其介绍,黎明工业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黎明乡兴建的工业区,当年兴建57幢厂房,入驻了57家企业。随着企业长大外迁,近些年这里的一些厂房在搭建违章建筑之后,又分租给了电镀、服装、烟具等小企业、小作坊,流动人口大量积聚,带来安全生产和治安的隐患。
“企业有的搬迁,有的做不下去,再加上环境乱糟糟的,当时黎明工业区的乱是出了名的。”陈先生说。
创意积聚的活力新街区
一棵树艺术中心的对面,挂着大大的“东瓯智库”的招牌,二楼的办公室里,文博城东瓯智库负责人马勇伟,是推动黎明工业区美丽变身的推手之一。
2011年开始,温州启动大范围的拆违建绿。靠近市中心的地理位置,建筑排序的简约紧致,黎明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吸引住马勇伟。2011年底,马勇伟找到旧厂房的主人,算了一笔账:作为工业用房租金每平方米只有20元,租给他作为三产之用,租金就有每平方米30多元。企业高高兴兴拿租金,搬到了更适合生产的滨海园区,马勇伟就这样先后拿下了首期22幢楼。
就这样,旧厂房被涂上黄黑色的统一标识,有了现代街区的意味。截至目前,该基地共有22幢厂房成功换装,吸引了67家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工业设计、品牌企划、平面设计、动漫设计、创意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链。原来的工业区至此也初步完成了有机更新,成为温州新生活的又一活力街区。
“温州,不能总是为了物质财富匆匆向前,温州人也应该学会慢下来,享受生活、整理思路。这里要打造慢生活一条街。”马勇伟说。
“腾笼换鸟”后的新生活
发生变化的不止是黎明工业区,还有周边居民的生活。工业区没有了原来的嘈杂和重度污染,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文艺范儿”的新生活。
“子眉”家就住在附近的新源居,过去没想过去黎明工业区。但这两年间,她常从小区后门出去,穿过学院路,就是杨府山城市公园,往右边一拐,到那里散散步、喝茶聊天、k歌,“生活圈仿佛换了样”。
创意有了,给企业发展拓宽路子;利润高了,给政府带来经济效益。马勇伟透露,入驻企业的总产值已超过10亿元,其中最大的一家企业单月税收就近200万元。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城市获得了三产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居民生活更加方便,而企业在新的工业区内享受到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形成了“三赢”的局面。
政府也乐见黎明工业区腾笼换鸟。“过去有限的空间上,密布着大量的低小散企业,就好比长满了灌木丛,虽然茂密,却挤占了阳光雨露和土地,很难长出参天大树。当空间被腾挪出来,上档次上规模的企业才会愿意进来,新的业态才会生长,东瓯智库是温州退二进三的示范样本。”市政研室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黄忠 实习生 裘晓静 李庭/文 叶卉/摄
转发到: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新浪微博 温网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关键词:三改一拆 黎明工业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