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经济网:既促进生产又保护生态 他用古代农耕智慧造福现代农业

中国经济网:既促进生产又保护生态 他用古代农耕智慧造福现代农业

中国经济网 2021-12-09 16:23:31

传承至今的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包含着“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农耕智慧。对农业文化遗产智慧的挖掘与创新,不仅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对增强我国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叶明儿 浙江大学教师、科技特派员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2021年度世界“粮食英雄”名单,浙江大学教师、科技特派员叶明儿榜上有名。

“传承至今的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包含着‘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农耕智慧。对农业文化遗产智慧的挖掘与创新,不仅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对增强我国文化自信、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1月,叶明儿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2003年,浙江省首批101名科技特派员(以下简称科特派)奔赴全省欠发达的100个乡镇开展科技服务。果树专业出身的叶明儿,自此开启了科特派生涯,先后在丽水市青田县巨浦乡和温州市永嘉县界坑乡服务。18年来,叶明儿致力于对传统农业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不仅使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也让他们的精神更加富足。

创新稻鱼共生系统,使东西部农民共同受益

位于浙江山区的丽水青田,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仅有0.3亩,曾经属于浙江的欠发达地区。当地特有的稻鱼共生农业系统有1200多年的历史,于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亚洲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被派驻至青田县巨浦乡后,叶明儿开始走乡串户了解农情。在乡区调研中,他注意到,山区冷水田原本不利于水稻萌蘖发生,但当地水稻萌蘖照样抽生很好,产量也不低。

叶明儿对稻鱼共生系统仔细观察发现,当地特有的青田鱼生性好动,喜欢到水稻植株根部找食物,从而刺激了水稻萌蘖生长,进而提高产量。同时,青田鱼不仅能够吃掉产于植株根部的害虫稻飞虱虫卵,鱼排出的粪便还可作为水稻肥料,从而减少化肥用量。

“稻田共生古法虽妙,但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经过反复测算,叶明儿尝试筑高田埂以提升水位,将水稻植株的种植间距从原来的25厘米扩至35—40厘米,鱼苗改为二季投放,改种稻为主、养鱼为辅的传统模式为种养并重的新模式。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田每亩秧苗种植数量虽然减少了,但产量却依然提高了5%左右,同时亩均鱼产量从传统模式下的20斤增至200斤。凭借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加持,鱼和稻均身价翻倍,创新后的稻鱼共生系统亩均产值达6000元左右。通过推行稻鱼共生新模式,青田县如今有10万亩稻鱼共生系统农田,为农民年增收5亿元。

2007年,叶明儿又将这一模式复制到了浙大西迁故地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从浙江青田将近3000万尾鱼苗运到贵州遵义,这一举动可谓史无前例。

叶明儿回忆,第一次运去的1万尾鱼苗可谓“全军覆没”,自己和学生们反复试验了十余次,才获得运输塑料袋内氧气与水的最佳配比,完成这项“东鱼西游”的工程。

“此后花了三年时间,稻鱼共生系统在遵义推广面积累计达6万多亩。” 叶明儿感慨道,对于科技特派员来讲,参与一线生产活动,才能明白科技推广的难点堵点在哪。同时,自己还时常面临跨专业的问题,但因为背负着农民朋友的期待,仍旧需要硬着头皮去解决。

创新茭鸭共生系统,减少面源污染

2008年3月6日清晨6点,从杭州乘车出发,经过近8个小时崎岖曲折山路的长途跋涉,叶明儿来到了自己科特派生涯的第二个服务站点——温州市永嘉县界坑乡。

“和乡镇干部调研考察后,我们认为,振兴乡村,需要对原先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叶明儿介绍,当时的界坑乡黄岙头村,是个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的典型贫困村。但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山区无污染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适合发展高山茭白。

与界坑乡相距20多公里的丽水缙云县大洋镇,以盛产高山茭白闻名。于是,叶明儿与乡干部一起到大洋镇进行考察,从该镇引进美人茭、象牙茭等单季茭优良品种,此外还将当地具有近150年历史的茭白麻鸭共生系统移植到了界坑乡并作改良,进行2亩地的试种。

试验表明,在每亩放养30只鸭子的情况下,鸭子不仅能将茭白田、稻田的浮萍吃掉,其排出的粪便还为茭白、水稻提供生长所需肥料,而且明显抑制了茭白、水稻的病虫害发生,减少田间的化肥农药使用量。此外,每亩还增加了1500元左右鸭的销售收入。改进后茭鸭共生系统亩产值超1万元,与水稻种植田相比,效益提高近10倍。茭鸭共生系统试验丰收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黄岙头村。

如今,茭白种植已由黄岙头村逐步向周边盛山、杨庄、兴发等村辐射,界坑乡茭白种植规模1300多亩,种植农户360多户,年产值1010余万元。茭鸭共生系统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值得注意的是,茭鸭共生不仅提高了茭白、稻米质量和安全性,而且有效地减少了地处楠溪江源头界坑乡田间的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2008年以来,叶老师秉着‘先试点再推广’‘成功一项再上新’的思路,带动全乡发展了1千亩稻田养鱼、1千亩的茶叶、1千亩的高山桃,通过产业振兴让乡亲们生活富足。我们授予他‘界坑乡突出贡献乡民’称号。”界坑乡党委委员邵建妙表示。

创新筑墩栽培技术,在湖州种出优质柑橘

2019年12月,台州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在叶明儿的主持挖掘下,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挖掘研究期间,这一栽培方式被用在了业内普遍认为不宜种柑橘的浙江湖州。

何谓筑墩栽培技术?这是黄岩先民们在沿海的盐碱地上发明的一种传统种橘方法:冬季预先用园土或河泥,筑成圆锥形土墩;春季三、四月份把橘苗栽植在土墩上,并在主根的下面放置瓦缸片阻止其向下生长。

筑墩栽培后,通过雨水冲刷和墩内温度的提高,墩内的盐分很容易溶化成盐卤从墩的底部流出,从而橘墩土壤中含盐量得到快速下降变为淡土,确保了橘树的正常生长,生产出了延续千年的优质贡橘。

“地处浙江北部的湖州,由于年积温较低和冬季容易受冻害,历史上属于不适宜栽培柑橘的地区。”叶明儿说,他是果树专业出身,很想挑战这个难题,于是他在2015年自费买了200棵红美人柑橘树,在湖州南浔练市镇建立湖州第一个红美人柑橘栽培示范基地。

为解决积温不足和易发生冻害的问题,红美人柑橘需要在大棚里种植,但随之而来的,是由于大棚温度比露地要高,导致出现土壤严重返盐现象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叶明儿将传统黄岩蜜橘筑墩栽培方式和现代智能化温度控制与雾喷节水灌溉技术相结合,人为还原出传统黄岩蜜橘筑墩栽培方式“咸淡交替”橘树肥水模式,在湖州南浔生产出了优质红美人。

“叶教授的这项技术,打破了湖州生产不出优质柑橘的技术难题,填补了湖州没有柑橘产业的空白。”湖州市南浔区副区长徐国华说。

近年来,在叶明儿指导与推动下,湖州红美人柑橘设施栽培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底,红美人柑橘设施栽培面积已有600多公顷,产值达10多个亿。湖州南浔区红美人柑橘示范园区成为国内设施柑橘集中栽培最大的区域之一。

叶明儿认为,对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智慧的充分挖掘与创新,不仅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还可作为带动乡村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相信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将为实现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双丰收发挥积极作用。

原标题:既促进生产又保护生态 他用古代农耕智慧造福现代农业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