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档案故事NO.9|中国第一条民间集资的东海长堤——永强大堤
温州濒临东海,海岸线漫长,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几乎每年都会遭受台风袭击。特别是1994年8月21日,百年一遇的17号台风在梅头镇(今龙湾区海城街道)登陆,永强海岸挡潮泥堤一线、二线全部崩溃,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伤害和巨大损失,据统计,仅当时的瓯海区受淹村庄达170个。
1994年,龙湾万吨码头受灾后的情景。龙湾区档案馆馆藏。
台风可以摧毁温州人民的家园,但摧毁不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
灾后第五天,温州各级党委政府就下定决心,要建一条高标准海堤。瓯海区委区政府(当时永强属瓯海区管辖)多次邀请专家前来勘探,还派时任天河镇镇长的王身康等乡镇负责人,前往南京水利科学院考察。经过各方努力,海堤建设方案在一个月内确定:将永强沿线24.75公里的堤塘截弯取直,重建一条集堤、路、河、林为一体的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的堤塘。
方案有了,但是资金从哪里来?经过测算,建造这样的堤塘,需要土方至少300万立方米,石方60余万立方米,工程投资达9836万元;而且工程必须在来年的汛期前基本完成,否则就会半途而废。
1994年,温州民营企业职工为建造海堤踊跃捐资的感人场景。温州市档案馆馆藏。
问题和困难吓不倒敢闯敢干的温州人民。为此,温州召开千人动员大会,“建设生命之堤、希望之堤,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号召深入人心。瓯海区领导带头捐款、群众集资踊跃,不论是靠海边的海城、海滨、永兴、沙城这些乡镇街道,还是山区的泽雅、藤桥等不太富裕的乡镇都行动起来,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捐资热潮。据相关部门统计,当时温州民间总共捐资7400多万元,解决了主体工程75%的投资额,一些没钱的群众,甚至还主动请缨到堤塘工地现场参加义务劳动。
1994年11月,永强堤塘外加固层工人用脚力打桩,瓯海区档案馆馆藏,郑金寿摄。
1994年11月初,永强堤塘建设拉开了序幕。40多支专业队伍4000多人在工地上安营扎寨。领导、专家、群众心系海堤,省市领导多次上堤塘检查进度;水利局女同志在工地上摔伤了仍一声不哼,继续完成工作;工程队施工铲到了村民菜地,村民却说:“没关系,只要是筑堤坝用的,你们随便铲。”
1995年9月9日,浙江省水利现场会在瓯海召开,各地水利专家参观并验收了海堤,大家对工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5年10月10日,一条长19.1公里,足以抵御50年一遇天文大潮的海上长城全线落成。时任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曾在这座长堤上感慨:“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七成多资金来自老百姓。这是我看过印象最深的一条堤塘,可称得上全国一流的样板堤、‘东海第一堤’。”
1995年10月10日-11日,浙江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瓯海区档案馆馆藏,郑金寿摄。
1995年10月10日-11日,浙江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在会议上指出,短短的一年内,温州人民那么快高标准修复海塘,靠的是温州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靠的是温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大堤建成后,永强人民实现了不再受海潮侵袭之苦的美好向往。在海堤内有水田3.5万亩,旱田4万亩,过去这里水田只能种植一季,而且经常面临被海水冲淹的风险,旱地因为受海潮浸泡出现盐碱化,收成很低。有了这条近20公里长的大堤,水田至少可以种植两季,旱地的收成也有了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大为提高,昔日无人问津的荒涂,也转眼间成为香饽饽。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随着温州经济的不断发展,永强大堤之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起,永强大堤东部海岸线一带,由北至南,海滨围垦、永兴北片围垦、永兴南片围垦、天城围垦等工程相继开建,从此滩涂养殖成片开发,工业园区拔地而起;后来,全国单体最大的围垦工程瓯飞工程,以及龙湾二期海滨围垦工程相继兴建,从此把海岸线往东越推越远……
弹指一挥间,20多年过去,这一条在中国水利史上创下“温州速度”、“温州奇迹”的永强大堤已经渐渐退居“二线”,但它作为当地的“精神地标”,依然激励着永强人民积极奋斗进取,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来源:温州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