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温州出口额首超2000亿元TAG
1月26日,温州海关公布2021年温州市进出口数据,当期温州市进出口额达2411.2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出口额2035.8亿元,同比增长8.4%,这是温州市年出口额首次站上2000亿元这个新台阶。
在大家的印象里,温州的出口产品以鞋服、泵阀、汽配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的确,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温州整体占比不小,2021年共出口了690亿元,在全市出口额中占比达33.9%。
不过,2021年温州出口额迈上2000亿元这个新台阶,贡献最大的并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该类产品出口额反而同比下降了4.8%,在全市出口额的占比也下降了4.7个百分点。温州海关相关人士表示,2021年温州机电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达1053.5亿元,占到全市出口额的50.9%。
同时,温州的高新技术产品在整体出口额的占比也快速提升,全年共出口了72.3亿元,在全市出口额中占比达3.55%;其中,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增速分别达38.9%、31.8%、16.2%。就温州产品的出口目的地看,主要来自美国和拉美两大市场的增长。据温州海关统计,2021年温州产品出口到美国和拉美两大市场分别达326亿元、19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6%、39.6%,分别拉动全市出口增长5.4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
然而,作为温州出口主要市场的欧盟、中东、东盟等市场,在2021年却未带来增长。其中,对欧盟的出口额为393.6亿元,同比下降3.1%;对中东的出口额为159.6亿元,同比下降23.4%;对东盟的出口额为366.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总额超1亿元消费券本周五开始发放 将持续至3月下旬TAG
记者26日从温州市商务局获悉,1月28日,温州市将开始发放总额超1亿元的消费券,旨在惠民促消费,陪伴市民度过一个暖心的春节。此次消费券发放活动包括“温享新消费”消费券、“我观影我快乐”电影消费券、“共富乡村”消费券、“诗画山水·温润之州”文旅消费券、“体育让生活更美好”消费券等5种类型,涵盖商贸、文化、乡村、旅游、体育等方面。
据悉,此次“温享新消费”消费券拟分5期投放,时间从1月底持续至3月下旬,首轮消费券投放时间为1月28日上午10点开始,后续消费券发放期将视情况调整并提前公告。此次消费券以各区为独立发放主体。市民申领消费券时,将根据手机GPS定位当前地理位置申领对应发放主体的消费券。温州市区范围内人员均可申领。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在符合条件的实体商家进行消费时,如满足使用条件,消费券自动折抵相应金额。每笔交易只能使用一张消费券,每天最多使用两张消费券。申领后10天内未使用的,消费券自动失效。活动期间,消费者如有政策咨询或遇到消费纠纷、变相加价等问题,可通过合作平台客服95516热线和政务服务12345热线等渠道进行了解或投诉。
测温、查码、戴口罩 去农贸市场买菜备齐“三件套”TAG
松台农贸市场里,商贩和消费者基本都规范佩戴口罩。
春节临近,市民群众陆续开始放假时间,每日为家人做上一桌饭菜,成了市民居家休息的必做事项。市区各大农贸市场也因此迎来了客流高峰。然而,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市“外防输入、内强管控”的压力持续增大,农贸市场里每天有大量人员聚集,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了呢?近日,记者走访多个农贸市场一探究竟。
记者在松台农贸市场门口,就听见了门口循环播放“佩戴口罩并出示温州防疫码”的喇叭提示声。为做好防疫检查,松台农贸仅开放了东门与西门,且各入口都配有多名工作人员进行防疫检查。进入市场的居民不仅要通过摄像头测量体温,还必须佩戴口罩并出示温州防疫码。进入市场,记者看到,市场内的设备也因疫情防控有了更新变化。农贸市场一楼东门边新设了健康宣传栏,以卡通形象宣传普及冬季防疫等健康知识。在西门出口处,两台可以领取口罩和环保袋的便民自助机为忘记携带口罩的居民提供了便利。同时,西门的一站服务台处还装有实时变动的电子显示屏,用清晰数据图表及时展示各时段客流量和本月检测商品数量。
记者到达位于龙湾区的蒲州农贸市场,该市场仅开放正门作为出入口。正门处摆放了医用酒精和免费的一次性口罩,三名查验人员指挥着人员有序进出,要求市民佩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并出示“温州防疫码”。由于临近中午,这里的人流并不密集。农贸市场内,顾客和摊贩口罩佩戴基本规范,一些商家还会戴上橡胶手套减少和顾客的直接接触,只有部分人员偶尔露出鼻子或将口罩拉至下巴处。同时,农贸市场内也会安排人员定时巡查,提醒没有规范佩戴口罩的商贩戴好口罩。记者还发现,有部分顾客试图从正门侧面的通道进入,想以此逃过查验,但会被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阻止。
享美食 赏年俗 逛市集!五马历史文化街区春节期间活动多兮多TAG
春节期间,五马历史文化街区将通过非遗彩灯、美食、年货市集等方式,还原温州最传统的年味。另外,随着九山公园-松台山历史文化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松台山的叮叮当童谣馆、松风阁将向游客开放,两条仿古老街也将在今天开街。
鱼丸汤、猪油糕、灯盏糕、长人馄饨、矮人松糕……温州特色小吃种类繁多,在公园路的年货市集上,有传统捣年糕、温州冰糖小米酥、白象香糕、冰糖葫芦、非遗糖画等摊位。
温州民间历来有捣年糕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寓意“吃年糕,年年高”。在公园路捣年糕的摊位前,放着一个大石臼,年糕师傅把蒸好的糕粉团放在石臼里搡捣,一人翻面、一人捶打,糕粉团的热气升腾而上,两位师傅配合默契,引得市民驻足围观。等到将糕团捣得油光可鉴时,再迅速取出放在面床上,经过一番揉搓,用擀面杖把糕团擀开擀薄,切成块状,放入模具中压印,一块块软糯细腻、热气腾腾的年糕就制作出来了。
温州作为“百工之乡”,手工艺历来十分发达,许多彩灯被列为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次在五马街展出的非遗彩灯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龙档、温州首饰龙,以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百鸟灯,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九龙灯。
本次展出的首饰龙长6.5米,宽2.5米,高3.7米,由首饰龙制作世家——林家第五代传人林顺奎牵头制作。首饰龙又被乐清当地百姓称为“首饰龙灯”“龙船”,船身上配有电灯、木雕人偶以及各类装饰。前有龙头后有龙尾,外部以细纹刻纸装饰,内部楼阁上有70多个亭台,亭台内共有近300个绸塑人物,整个龙灯装有木制齿轮传动装置,所有戏曲人物皆栩栩如生。
退役伤残军人蒋培鑫打拼创业之都 带领低收入老乡谱写舌尖上共富故事TAG
蒋培鑫在门店对员工培训时,示范油条制作过程
每天清晨,在市区“舌尖安”早餐门店,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包子新鲜出炉,给往来市民一天温暖的慰藉。
这份烟火气的背后,是一名残疾退役军人的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
蒋培鑫是一名退役伤残军人,也是一名党员。2020年5月,他来温创业,从负债几十万元到如今在市区开出20多家早餐门店,并帮助20多名低收入乡亲和战友来温创业,带动他们共同致富。
“我既是助人者,也是被帮助者,是温州这座城市给了我很多的爱和温暖。”蒋培鑫说。
今年33岁的蒋培鑫是仙居县白塔镇岙里港村人,他自幼家境贫困,尝尽了生活苦楚。2007年12月,他应征入伍,在黑龙江边防部队服役,在一次训练中膝盖受伤,成了一名八级伤残军人。2012年,蒋培鑫退役。他与邻乡女子卢飞燕结为夫妻。卢家原是村里的低保户,卢飞燕父亲早逝,母亲眼睛失明,她的两个叔叔也是残疾孤寡老人。贫困的家庭让蒋培鑫不得不寻求生活出路。
“部队生活锻炼了我艰苦奋斗的军人意志,让我学会了在逆境中不放弃,不服输,勇于顽强拼搏。”蒋培鑫称。
仙居白塔镇有“小吃之乡”的美誉,在外面从事小吃、早餐生意的有3000多人。在姐姐的帮助下,2013年下半年,蒋培鑫到舟山市开了第一家早餐店,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他又开了一家机器人餐厅,因经验不足门店因此亏了钱。之后,他又先后去义乌、杭州、江西等地开店,并采取门店加盟的形式拓展市场,但因为没有管控好供应链和加盟标准,恰逢全国肉价上涨,门店经营不善,蒋培鑫因此背负了一身债务。
“这让我认识到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做品牌就是要做质量,诚信是企业的立根之本。”蒋培鑫说。早在之前,他就注册了“舌尖安”的早餐商标,寓意企业要注重“舌尖上的安全”,他决心要把早餐质量作为生意拓展的立根之本。
“我很早就听说温州是创业之都,所以就想来这座城市重新开始。”蒋培鑫介绍。尽管在疫情之下,2020年5月,他还是决定来温州寻找商机。来温之后,他创立了温州市时安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凭着在部队养成的钻研好学习惯,蒋培鑫把原本单调的早餐做成富有特色的多种味道,而且坚持使用好的原材料。2020年9月20日,他的第一家门店开在瓯海区娄桥街道,结果生意火爆。趁热打铁,蒋培鑫又连续开出第二家、第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