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再获省民间文艺最高奖

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再获省民间文艺最高奖

温州网 2024-03-02 09:03:07

温州网讯  近日,第九届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颁奖典礼在宁波市宁海县盛大举行。映山红奖是我省民间文艺最高奖,设“优秀民间文艺表演作品奖”“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优秀民间文学学术著作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四个奖项,由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评选、颁发,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九届有30件(套)作品获评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我市民间文艺家李成者团队创作的大型彩石镶嵌《清明上河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李成者登上省民间文艺最高奖领奖台,接受奖杯、证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杭间为他颁奖。

该作品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工艺精湛,用彩石镶嵌的传统民间工艺,再现了北宋都城东京繁华的市井生活景象。作品长20米、宽1 米,由六块拼接而成,总共用掉七八十吨中国四大名石和各种矿石及蓝宝石、玛瑙石等30多种石料。该作品于2019年开始创作,历时四年创作完成。该作品曾入围第十六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终评。

这是我市连续两届收获浙江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映山红奖,陈思义老师的《每逢佳节》获评第八届浙江民间文艺映山红奖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奖”。我市民间文艺家再次登上浙江省民间文艺最高奖领奖台。

新闻+

聊聊创作《清明上河图》的难

创作图纸难

《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的,反映的是北宋市井风俗,一问世就成名画,引起轰动,以致历代仿画者不断。历史上出现《清明上河图》各种版本,一共发现22个版本。宋代3个版本、元代4版本、明代9版本、清代6版本。

22版本中只有两个版本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是宝笈三编本,宋张择端作;另外是清仿本,清罗福旼作。彩石镶嵌版《清明上河图》,创作者是采用清院本,清罗福旼作版本的复制本,因为这个版本能适合彩石镶嵌创作表达。根据要求,作品创作的规格为:宽1米,长20米。而原作《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

创作大型彩石镶嵌版,先必须有创作图纸,要在原作基础上,放大四倍的清明上河图。第一个难度是仿制名画,而且要放大到四倍。民间工艺美术家李庆龙,克服了诸多困难,经过一年多认真临摹创作,完成了图纸。

镶嵌工艺难

传统民间工艺彩石镶嵌有榫镶、拼嵌、粘嵌等工艺手法和浮雕、圆雕、镂空雕等表现形式,其工艺流程由稿、形、排、刻、砑、配、木、漆、嵌、雕、粘、蜡、理、描、装15道工序组成,其创作过程极为复杂。设计创作图纸是第一步,接下来进入彩石镶嵌后续创作环节。《清明上河图》描绘东西繁多,色彩各异,选择彩石也是很大的难题。创作者要根据《清明上河图》里庞大的各色人物、楼台亭阁、街坊、酒肆、桥梁、树木、交通工具、河流等各种要素选择不同天然色彩的石头。天然石头的颜色不是你想什么颜色就有什么颜色石头。《清明上河图》色彩描绘是丰富多彩的,选择色彩各异的石头难度显得非常大。彩石镶嵌材料以叶蜡石为主,一般选用色彩丰富的青田石。这件作品除采用中国四大名石及各矿石外,还采用了国外很多蓝宝石、玛瑙石、青经石等等。这幅作品单单石头就用掉80多吨。

《清明上河图》在构图上,采用散点透视,疏密有致,节奏和韵律的变化,通过笔墨、色彩来表现的,生动呈现了北宋汴京的市井风貌。彩石镶嵌作品一般采用浮雕、圆雕、镂空雕等形式来表现。彩石镶嵌版《清明上河图》就是采用雕刻技艺,来表示画面的各种元素。雕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直接关系作品成败。《清明上河图》原稿根本不适合彩石镶嵌版创作,画面内容繁杂,过于细小,很难用石头雕得出来。稿件是原稿的四倍放大了,2500多个各色人物,最大也只有3公分,小的只有米粒大。单这么多人物,雕刻难度就非常大。画是平面的,体现在彩石镶嵌里要有浮雕立体感。创作一个人物,不是一次雕刻就完成的,要很长时间,需要好几次雕刻,如帽子、衣服等颜色不同,要各自雕刻,最后一层层镶嵌起来。有的场景最多需要七八层镶嵌。雕刻最考验创作者的雕刻技艺,也最考验创作者耐心、细心的。没有耐心、细心,加上没有娴熟的雕刻技艺,是根本完成不了这项创作任务。庞大的场景,这么多人物、复杂的细节,要准确嵌、粘在底板上,同样考验创作者的耐心、细心。雕刻、镶嵌、粘贴是最花时间,一幅作品需要花三分之二的时间。

总之,《清明上河图》创作是精细活,是花费时间的,李成者创作团队七八人,整整用三年多时间创作而成。最后,呈现给世人是一件大势磅礴,工艺精湛,美轮美奂的彩石镶嵌传世之作的精品。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再获省民间文艺最高奖

记者 潇瑜  通讯员 林良爽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