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永嘉一起火灾上了央视《生命线》 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再敲警钟

永嘉一起火灾上了央视《生命线》 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再敲警钟

温州网 2024-06-20 09:23:51

被困人员获救

消防救援人员冲进火场

  温州网讯 6月19日,央视12套《生命线》栏目发布专题报道《警惕身边的“定时炸弹”》,深入报道了永嘉消防通过科学指挥、果断出击成功在起火民房中疏散、救出48人的事迹。

  六层通天房凌晨起火

  记者从永嘉县消防救援大队了解到,2023年3月22日凌晨2时许,永嘉县瓯北街道创新社区一座六层的建筑发生火灾。

  参与救援的消防救援人员介绍,当天凌晨2时32分接到警情后,大队立即调派瓯北站、南城站、黄田专职队共6车33人赶往现场处置。他们到场后看到,一座六层的建筑正在燃烧中,一至五层为砖混结构,第六层为搭建的彩钢棚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燃烧物质主要为电动自行车与家具。该建筑为典型的通天房式居住出租房,整栋建筑只有中间一条楼梯直通顶层,无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建筑2至6层分隔出多个房间用于出租,火灾当天共有25户48人住在起火建筑内,在建筑外还能看到不少群众正挥舞衣物与手电筒向窗外呼救。

  通天房结构特殊,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烟囱效应”,火势快速顺着楼道向上蔓延,极易形成立体燃烧,亡人风险很高,救援行动迅速展开。

  48名住户全部脱险

  消防救援人员介绍,他们先设置水枪阵地对火势进行压制,等开辟出一条救援通道后,一边组织水枪掩护,一边安排骨干力量顶着高温浓烟内攻,抱着水枪冲进火海逐层搜索被困人员。

  由于烟囱效应,最先受到影响的是顶楼,不仅楼顶被大火烧穿,还导致2名住户被困,他们睡梦中一醒来就发现已无法走楼道逃生,只能用打湿的棉被裹住自己躲在角落。所幸消防救援人员及时赶到,给他们戴上空气呼吸装备,把他们安全救了出来。

  在二楼,消防救援人员搜索第一个房间时,就听到一个小男孩嘶哑的求救声,他们打开门一看,一个被浓烟熏得有些瘫软的男孩被其父亲拼命推出房间,消防救援人员连忙扛起男孩就冲下楼,并把孩子父亲也安全救离火场。

  这次火灾救援共救出10名被困群众,疏散38人,起火建筑中的48名住户全部脱险。

  凌晨4时,火势被完全扑灭。

  根据《浙江省行政奖励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经永嘉县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给予永嘉县消防救援大队记集体三等功一次。此次事故处置过程中,消防指战员高健、陈志艺、蔡浩、刘安、金金辉5名同志作为现场指挥和内攻搜救核心骨干成员,不顾个人安危,用自己的生命为身后的被困群众筑起安全屏障,他们各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

  经查,本次火灾过火面积约100平方米。在清理现场时,消防救援人员发现一楼有13辆被烧毁的电动自行车。

  经过仔细调查,起火原因为一辆电动自行车长时间充电,负载过大导致短路,引发了这场火灾。涉事车主为租住在一楼的外卖员金某,他将电动自行车推入楼内充电,随后便回房休息。而他的电动自行车因高强度的使用,存在内部零部件老化、线路接触不良等问题。

  鉴于金某的行为已构成过失引起火灾,永嘉县公安局依据《消防法》给予金某行政拘留十三日的行政处罚。

  温州消防提醒,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引发多起火灾事故,其中80%都是充电时引发火灾,而90%的起火点是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等场所。此外,超过一半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夜间充电的过程中。为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请广大市民不要将电动自行车入楼入户,杜绝安全隐患。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

  电动自行车火灾安全隐患再敲“警钟”

  永嘉一起火灾上了央视《生命线》 消防救出10人荣获集体三等功

  记者 叶雄伟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