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桥:长虹卧波泽桑梓

温州网 2020-11-09 09:36:12

状元桥 陈国浩/画

状元桥为9孔石拱桥(实际是12孔、中有3孔为实砌),采用花岗岩条石构筑,下设12个桥墩,俗称“十二间桥”。桥头建亭台桥阁,设青石栏杆等。“状元桥雄伟壮观,境内鲜有与之俪者”,其时堪称温州石桥之最。

“长桥短艇水纵横”,古人对温州的古桥赞美多多,有诗为证:“水如棋局分街陌,山似屏帏绕画楼。”(北宋杨蟠);“大高桥连小高桥,近水楼开红绮寮。笑倚栏杆盼郎过,花船来往漫停桡。”(清郭钟岳);“桥北桥南叶亦香,闲鸥闲鹭梦谁凉。数花未落如秋士,单舸相逢在水乡。风满鬓,露沾裳,人生夙愿有时偿。渡江楫与还山杖,付与乡邻说短长。”(近代夏承焘)

在龙湾区状元街道的状元村,有一座形如长虹的石拱桥,横跨于宽阔的状元河上,桥下舟楫来往不绝,桥上行人熙熙攘攘,这就是在浙南地区闻名遐迩的状元桥。

状元桥为9孔石拱桥(实际是12孔、中有3孔为实砌),采用花岗岩条石构筑,下设12个桥墩,俗称“十二间桥”。桥头建亭台桥阁,设青石栏杆等。“状元桥雄伟壮观,境内鲜有与之俪者”,其时堪称温州石桥之最。

明《弘治温州府志》载:“状元坊在六都,宋赵建大所居,有状元桥”。“状元坊”的所在地古称“水仓头”,建有文昌阁。南宋状元赵建大少年时曾在那儿读书。他出仕后的状元府第就盖在“六都新建街,清光绪时尚存”。上世纪六十年代,正屋上还悬挂着书有“状元”两个金字的匾额,后不知了去向。

赵建大(约1175-1235),字嗣勋,两浙东路温州六都(今龙湾状元)人。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辛未科状元。赵建大中状元后,宁宗赵扩皇帝赐诗,咸淳《临安志》中有收录。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永嘉郡守史宜之在温州郡前为王十朋、木待问和赵建大三位状元立状元坊。

赵建大的仕途颇为顺遂,历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佐郎等职,还在嘉兴当过知州。不久重归朝班,任郎官兼国史院编修,一直累官至工部尚书。

清代曾在温州为官的方鼎锐写过一首竹枝词《状元桥》。其中有:“一自梅溪魁甲第,题名艳说状元桥”之句。“梅溪”指的是王十朋,此后又有了赵建大与状元桥的典故。

关于赵建大兴建“状元桥”的故事,民间主要有两种版本。一说当年赵建大居住在“水仓头”,村庄被一条大河所隔,交通很是不便。赵建大擅长医术,又是个热心肠,乡亲们遇到困难,总是有求必应,乐伸援手,平日里前来求医问药的村民很多。但那时大河上没有桥梁,患者都要摆渡过河就医,遇到刮风下雨渡口无船,患急病者时有耽误。对此,赵建大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何时能替村里造一座桥,成了他多年的一个梦想。他在赴京应试之时,曾对乡民许诺说:“赵某如能出仕为官,日后定在大河上建造桥梁,以利乡间的通行。”不久,他果然金榜题名。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他回乡筹资造桥。工程竣工后,为纪念赵建大为民造福的功绩,乡亲们便将此桥取名为“状元桥”。

另一传说则更带有神奇色彩。明姜准在《歧海琐谈》中记载:“六都新建有济渡处,水广且深,每遭覆舟之患。里人赵建大微时,夜场经此,听水次有偶语者诘:‘朝有戴铁帽人应来代替,奈为状元所阻何!’次日,赵侯渡浒,见舟满载,棹即发矣,适雨,果有人顶锅代笠,赵止之渡。舟竟沉,其人幸免。赵以嘉定年末大魁天下,捐资创桥以便行旅。”

状元桥的建成使原本冷落分散的村居,逐渐形成商贾云集,市井有序的东瓯名镇——状元古镇,状元村名也由此而来。修于清乾隆的《乾隆永嘉县志》卷三《城池·隅厢》一节中在膺符乡(含今状元街道全境)地名中记载了状元桥,“六都—九里编图。地名—新建、状元桥、下市、岙底、东垟、垟头、徐家庄、前梅、横街、桥下。”

由于状元桥的高度限制了高大船只的通行。1982年初,温州市建委发文拆除,第二年就建成了一条钢筋混凝土的状元桥。由著名金石家方介堪篆写“状元桥”三字,上款三行“状元镇人民政府重建。一九八三年元旦”;下款二行“八十三叟介堪方岩题”,下镌两印“方岩”“介堪”。1989年状元镇政府和村民集资,在桥东北首建造了古朴典雅的“状元阁”。

如今,状元桥与其西面的六龙桥、西南面的状元廊桥,形成了一派热闹的水乡景象,向世人展示着她那迷人的风采。

来源:温州晚报

王勤福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