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一张PS照片的家国情怀 富阳88名志愿军老战士戎装再“聚首”

一张PS照片的家国情怀 富阳88名志愿军老战士戎装再“聚首”

浙江新闻 2022-02-16 15:13:56

富阳88名抗美援朝老战士“合影”。

新春佳节,万家团聚之时,一张特殊的“合影”引发网友广泛点赞关注。照片中,富阳88名志愿军老战士身着军装,胸前佩戴抗美援朝纪念章。他们平均年龄90岁左右,虽两鬓斑白却昂首挺胸、威风凛凛,精神气丝毫不减当年。

这张珍贵的“合影”是用PS技术合成的,有网友评论“这是现代科技成果最温暖的应用”。为了完成这张照片,杭州市富阳区志愿军老兵关爱基金项目的志愿者们历时两个多月,前往16个乡镇(街道)为老战士拍摄个人军装照,再通过后期技术精心制作,让88名白发苍苍的老战友在照片中“团聚”。

战场一别七十载,耄耋之年重“聚首”。“合影”活动发起人薛余华、摄影师何荣发与老战士们的讲述,还原了这张珍贵照片背后的动人故事。

何荣发在电脑前讲解拍摄过程。

穿上军装

好像穿越回硝烟岁月

春节前夕,装裱好的一张张“合影”被陆续送往志愿军老战士家中。“太神奇了,做梦都没想到能跟战友们有张‘集体照’。”拿到照片,92岁的傅土全很惊喜,他凑近照片仔细找寻自己的位置——最后一排左起第三位。

照片中,身着军装的傅土全挺直胸膛,咧开了嘴。他旁边紧挨着的,是曾经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们。战士们身后,是母亲河富春江。时空好像穿越回71年前,只是当初的热血青年已变成耄耋老人,照片背景上的富春江畔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再次穿上军装,我感觉自己还是那个热血青年。”傅土全看着照片陷入回忆,小时候他曾亲眼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痛下决心要参军入伍保家卫国。21岁时,他如愿成为志愿军第20军58师的一名战士。

“合影”第一排正中间,两名女战士英姿飒爽、十分显眼。88岁的牟净尧就是其中一位。“我参军时还是个16岁的小姑娘,扎着一条长长的辫子。”牟净尧告诉记者,她是志愿军第12军卫生部的一名医护兵,驻扎在防空洞内临时搭建的医疗所里救治伤员。

“战争太残酷了,但我们的战士都很勇敢。”牟净尧记得,当时每天都有新伤员送进防空洞,有一位战士被炸掉四肢却咬着牙忍痛不吭声,许多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朝鲜……

看着照片中一张张布满皱纹的笑脸,年轻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这张“合影”经网络传播发酵后,不少人产生好奇,为什么要大费周折通过后期技术合成这张照片?

故事要从一年前说起。去年年初,富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民政局联合发起成立富阳区志愿军老兵关爱基金项目,富阳区正步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退役军人薛余华担任项目负责人。

在日常探访中,薛余华得知不少老战士遗失了黑白军装照、入伍证等战争纪念物。“有人提出想穿上军装拍一张彩色照片,也有人说想见一见当年的老战友。” 薛余华考虑到老战士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便突发奇想,为何不给每人单独拍摄一张军装照,再后期制作一张“合影”?

“想归想,但我不懂摄影技术,对‘合影’心里没谱。”当晚,心急的薛余华拨通了富阳当地资深摄影师何荣发的电话。听说是为志愿军战士圆梦,何荣发深受触动,他想起了记忆深处的一段往事。

正当这群热血青年赴朝鲜参加“立国之战”时,富阳等地举行了抗美援朝大游行。人群中,一位年仅8岁的小男孩眼里闪着光,手上挥舞着写有“抗美援朝”字样的红色小旗,嘴里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他,就是何荣发。

“虽然我和年轻的战士们素未谋面,但他们是我儿时的偶像,也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星辰。”何荣发感慨地说,如今“群星”想圆梦,他定要出把力。第二天一早,他找到薛余华,自告奋勇接下这件意义非凡的任务。

薛余华(左)为老兵俞官根整“军帽”。

九死一生

和平年代深藏功与名

“合影”行动正式启动这天,正值2021年10月25日,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

当天上午,薛余华收到本地爱心企业为老战士们量身定制的“志愿军服”。午饭后,何荣发揣上相机,与薛余华等人马不停蹄赶往第一位老战士家中拍摄。

穿上“军装”戴上“军帽”,88岁的俞官根小心翼翼地将珍藏的抗美援朝纪念章挂在身上。

“老太婆,神气伐?”拄着拐杖的俞官根在镜头前站定,乐呵呵看着老伴。“咔嚓”,一张一个人的“合影”完成了。

由于老战士们居住分散,身体状况不同,为了让最终的大“合影”更加真实自然,何荣发随身携带着一张手写图纸。纸上密密麻麻标注了每位战士的姓名、位置、成像角度和拍摄顺序。一个多月的奔走拍摄,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揭开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

据富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统计,富阳入朝作战志愿军战士共1959人,66人牺牲在战场。其中,现存在世老战士仅80余名,在抗美援朝中荣立三等功以上的有近20人。

经历九死一生的老英雄们,在和平年代却深藏功与名。为傅土全拍摄时,何荣发发现他几乎没有鼻梁,说话时鼻音也很重。反复询问后才得知,眼前的老人在战场上曾在美军毒气弹袭击中死里逃生。

“当时一枚毒气弹打进防空洞,我逃出去时不小心吸了毒气,当时感觉胸闷喘不出气,没想到落下了后遗症。”傅土全说,回国后因鼻子一直发炎去医院诊治,后来通过手术取出了鼻骨。

原志愿军第27军81师战士、88岁的周荣富,向薛余华讲述了他在朝鲜战场差点被“活埋”的惊险一幕。

“那次防御战持续了三天三夜,美军飞机不停轰炸,我军伤亡不计其数。”周荣富回忆,趁轰炸间隙,他和11名战友撤退进隐蔽处等待时机,不料却被敌机一颗炸弹击中。一瞬间天崩地裂,周荣富晕了过去,醒来后发现战友们已不见踪影,自己大半个身子埋在土里。后来,幸运的他被救出,而一起并肩作战的11名战友,却永远地长眠了。

“怕什么?大不了牺牲,那也是光荣的!”有人问92岁的叶玉献在战场上怕不怕牺牲,他反问道。年轻时他是志愿军空军的一名飞行员,曾驾着战机从丹东飞越鸭绿江,飞进朝鲜战场。作为一级战斗英雄王海的僚机,为了掩护长机,叶玉献一次次冲上前与敌机缠斗。

在王海的带领下,叶玉献所在的飞行大队凭借“空中拼刺刀”的战斗精神,与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

……

“他们从朝鲜战场回国后,依旧奋斗在新中国建设事业的一线,有的前去支援大西北建设,有的转业到地方成为医护人员,有的回乡从事农业生产……但他们都很低调,如果不去追问很少主动提及往事。”薛余华感慨地说,这些老英雄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志愿者们为老战士穿上“志愿军服”。

无法说话

颤抖着右手回敬军礼

薛余华将“合影”行动看作一场与时间比拼的竞赛。“老英雄们年事已高,我们尽量把身体状况差一点的排在前面,争取以最快速度不留遗憾地完成拍摄。”薛余华说。

尽管前期已经做足了准备工作,拍摄中还是遇到了意料之外的状况。10月29日轮到老战士王泉元拍摄,卧病在床的他却遇到了难题——无法起身。躺在床上的他焦急地看着志愿者们,眼中满是期待。何荣发读懂了王泉元眼神中强烈的拍摄愿望,为了不留遗憾,他决定让老人躺在床上完成这张“合影”。

一张拍摄花絮照,记录下现场的感人瞬间。照片中,王泉元已在家属的帮助下穿好“志愿军服”,床上铺着灰色的背景布。一如从前穿上军装时,他瘦削的脸上神情肃穆,双手用尽力气摆出了立正的姿势。在床的左侧,何荣发站在一张板凳上,双手举着相机对准老人。“咔擦”声响起,老英雄在定格的照片中“站”了起来。

拍摄进入后半程时,“合影”中第二排最右的位置始终空缺着。这是留给老战士庄正福的,但他常年在外地住院,因疫情原因摄影师无法入院拍摄。

庄正福不想放弃“合影”。何荣发了解到情况后,与老人家属加了微信,耐心指导家属反复拍摄。“老战士鼻腔插着呼吸管,嘴巴也合不拢了。最后是家属将老人下巴托住,才拍下了一张满意的照片。”为了让老英雄们更体面地“团聚”,后期制作时,何荣发仔细去除了老人脸上的呼吸管。

拍摄过程中,老战士们不轻言放弃的精神,让志愿者们肃然起敬。1月11日,随着远在江西的老战士徐志荣的加入,88位志愿军老战士的“合影”正式定格。遗憾的是,因病离世的老战士章志兴,没能等到这一天。“合影”完成后,陆续又有几名老战士离世。

回想起老战士章洪生临终前的场景,薛余华哽咽了。“他的临终遗愿是把抗美援朝纪念章交给我们保管。”薛余华回忆,那天他们赶去时,老人身体很虚弱,大家围在床边跟他说话,但老人始终不回应。直到离开前,薛余华像往常一样立正,向他敬了一个军礼。没想到老人竟颤抖着从被窝中伸出了右手摆在枕边,回敬了军礼。这个志愿军战士刻在骨子里的动作,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目前我们得知‘合影’中已经有5名老英雄永远地离开了。”他们的离去,让薛余华心中充满紧迫感。趁着新年前的冬季探访,薛余华发动志愿者们通过短视频录制等方式记录他们珍贵的口述史。为了让更多人认识身边的老英雄,他们还将“合影”放大制成展板,在富阳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主题图片展”上进行了展出。

“只有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薛余华说,目前他正在与志愿者们抓紧整理老英雄们的口述史。下一步,他筹划成立“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纪念馆”,讲述战士们在朝鲜战场舍生忘死的英勇故事,让英雄精神在之江大地永流传。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查铁翔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