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籍数学家姜伯驹回乡开讲 不赞成小学搞数学竞赛

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2016-11-26 09:09:00
姜伯驹说,他不赞成搞小学数学竞赛,对小学生应以培养感性认识为主。
查看评论

  温州网讯 一脸慈祥,满头银发,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这就是温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

  昨天上午,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的陪同下,首次回乡的姜伯驹走进市区南塘街的温州数学名人馆,馆内展示的29名有代表性的温籍数学家,令他对家乡涌现出的“数学家群体”赞叹连连。他说,数学是现代科学的核心,温州有优秀的传统数学教育优势,要继续继承并发扬好这种优势,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临行前,题字寄情:“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数学教育是温州的传统优势,必将发扬光大。”

  下午,在温州大学举办的“让数学之美走入生活”院士论坛上,姜伯驹从“什么是几何”开始讲起,与温州大学师生、市数学会的数学教师们交流座谈,向大家展示数学的美妙之处。

  讲学现场

  一贯谦逊低调的姜伯驹院士

  自嘲“话筒经常对不准嘴”

  姜伯驹祖籍苍南,出生于数学世家,父亲姜立夫是中国近代数学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我国几何学界的泰斗。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是当时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姜伯驹在天津出生,不到16岁就考入北京大学,后师从著名数学家江泽涵,青年时便创立了著名的“姜子群”、“姜空间”方法。1983年,姜伯驹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姜伯驹所研究的拓扑学,是基础数学的基础,他已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和博士生,使得国内拓扑学领域生气勃勃、后继有人。

  姜伯驹今年79岁,这次是他第一次来温州。昨天下午,出现在温州大学的论坛上,拿着麦克风准备开讲时,只见他紧紧地握着话筒,拿在胸前。当他开口讲了几句,后排不少人觉得声音很轻。

  以为是话筒出现的问题,工作人员急忙更换了一支话筒。拿着新话筒,声音还是有些低,台上姜伯驹谦和地说:“不是话筒的原因,是我拿话筒讲话,经常会对不准嘴。”

  姜伯驹院士一贯谦逊低调。面对学生讲数学时,姜伯驹有说不完的话;但对外界谈及自己时,却变得不善言谈。

  故乡情缘

  曾和谷超豪等温籍院士

  联名写信建议,推动新温大的建立

  尽管是第一次回到家乡,但姜伯驹院士早已和温州有着不解之缘,尤其推动温州大学的建设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2002年,时任温州大学的谷超豪院士联名姜伯驹等多位温州籍院士给温州市委、市政府写信,建议尽快在温州成立一所综合性大学。信中提到:“尽快建设一所多科性、有一定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是当务之急……这将使温州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有一个飞跃,更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参与温州建设。”

  姜伯驹等院士们殷切的期盼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重视。经过沟通、协商和可行性论证,2003年,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温州师范学院与原温州大学,组建新温大。2004年,教育部同意两校的合并筹建,筹建期为一年。2006年,教育部发文宣布新温州大学正式建立。

  寄语教育

  利用好温州的数学传统优势

  不赞成小学搞数学竞赛

  姜伯驹说,数学教育是温州的传统优势,需要发扬光大,将来对温州人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社会要持续发展,不仅利用好劳动力和市场的优势,更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人才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将温州数学教育的传统优势利用起来。”

  论坛上,有人问姜伯驹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和数学竞赛,他说,小学生学业压力重,对数学的学习可以玩乐形式展开,多接触新鲜事物,扩展知识面。

  姜伯驹说,他不赞成搞小学数学竞赛,对小学生应以培养感性认识为主。“中学生搞数学竞赛是可以的,因为中学时期,学生已经有自己的兴趣,并形成了自己的关注点。中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

  姜伯驹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数学竞赛或者数学讲座,所以数学竞赛本意是好的。只是现在的部分数学竞赛有点“变质”,变成了培训产业,成为部分老师创收的渠道,违背了数学竞赛的初衷。

  新闻+

  坚持批改作业50年的数学家

  “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姜伯驹院士在北大执教50余载,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他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尽管兼职多,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繁忙,担负的研究工作也很重,但他从不因此占用上课的时间。

  “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这是姜伯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强调,他的职业是教师,“育人是我的第一职责。”他站在数学讲台前,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年轻人成长。

  北大数学学院的许多学生说,最令他们感动的是,姜老师身为院士,仍坚持亲自批改学生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找出共性问题,真正了解学生的弱项究竟在什么地方,再来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姜伯驹说,亲自批改学生作业,这种习惯他一直坚持了50年。

  据新华社

  父子数学家

  姜伯驹于1937年9月4日生于天津,祖籍浙江苍南,曾受胡锦涛、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留校任教至今。曾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美国伯克利数学科学研究所等处作研究访问,在美国加州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等校任客座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1998年为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现任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95年~2000年任教育部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姜伯驹教授长期从事拓扑学研究,2000年~2005年曾任科技部973计划《核心数学中的前沿问题》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姜伯驹的父亲姜立夫(1890~1978)是苍南县龙港镇麟头村人,现代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最早的“数学博士”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数学最早的播种人之一。先后创办南开大学算学系和岭南大学数学系,并筹建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为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从30年代开始,致力于研究圆素几何和球素几何,著有《圆素和球素几何的矩阵理论》,被誉为我国几何学界的泰斗。

  温州盛产“最强大脑”

  中国人数学强,浙江人数学很强,温州人数学尤其强。

  据不完全统计,近百年来,海内外温州籍数学家至少有200人,在一个时期内的中国主要大学中,曾有1/3左右的数学系主任是温州人。自20世纪40年代至今,中国的中央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数学院士中就有9位是温州籍。《中国现代数学家传记》(第1—5卷)中收录的199位现代数学家中,而作为地级市的温州籍人数,则是全国同类地区之最。这些数学英才的基础教育阶段都在温州完成,温州就是“数学家摇篮”。

  在温州数学家谱系中,先后涌现了姜立夫、苏步青、徐贤修、李锐夫、谷超豪、李秉彝、项武忠、项武义、姜伯驹、李邦河等众多国内外著名数学家,形成了现代温籍数学家群体,在中国现代数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温都记者 夏忠信 实习生 王莎莹 蔡庚彤

下载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林振将责任编辑:黄作敏 举报网络谣言和淫秽信息
拜尔口腔医院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跟帖评论服务自律规则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