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创新雨林”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张崇波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定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见,释放了温州致力于服务企业,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发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决心和信心。市科技局把深化细化落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与对标对表建设“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紧密结合起来,引领温州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营商环境,通过构筑创新大平台、大体系、大环境,厚植生机勃发的“创新雨林”,强力汇聚高端创新要素,加快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瓯江实验室“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发展新格局,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加速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一)聚力培植科创大平台“沃土”,推动“一区一廊”逆势提速。稳步推进国家自创区八大专项攻坚、科创走廊建设“三大会战”,已汇聚全市一半以上科技企业、创新平台、科技人才、科创要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区一廊”建设180项年度任务清单中,174项取得阶段成效,已提前完成127项,完成率达71%,加快形成高端要素集聚在自创区,科技孵化在大走廊、成果溢出在全市域的创新联动新格局。借力自创区先行先试优势,探索科创领域政策突破。围绕“一核两带多园区”规划布局,强化科创走廊重点区块打造,促进科创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创新联动能力。同步推进交通路网建设和环境整治提升,完善创产城融合的硬环境,推动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十百千”成果落地,打造浙南人才高地。依托全省开发区、功能区整合提升的机遇,推进温州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融合发展,推动乐清、瑞安等省级高新园区进等升位。
(二)聚力增强创新大体系“效能”,持续赋能创新驱动发展。高标准打造“塔尖”“重器”,加快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切实发挥国科大、浙大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的引领溢出效应。跟进服务科思技术(温州)研究院、光子集成创新研究院等项目落地,全年新增高能级创新平台4个以上。完善实验室体系,筹建瓯江实验室,争创浙江省实验室,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硬件设施建设,争创省级标杆型综合体,强化产业科技赋能。完善“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创园”创新孵化体系,建设科创园10家以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探索“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开放合作,高质量建设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等“科技飞地”,温州(嘉定)科创园二期力争11月底前开工,谋划建设杭州浙大科创飞地。精准实施科技招商,加快推进大唐5G、天心天思等创新型重大科技项目建成投产,完善产业链条。深化科技企业新“双倍增”行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00家以上,加快培育发展创新型领军(瞪羚)企业。
(三)聚力营造创新大环境“气候”,纾困惠企举措直达科企。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发布实施“科技新政”30条,持续推进科技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温州“科技大脑”,科技项目验收“不见面”。推动科技金融融合,依托科创基金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创新创业,推动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切实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技术市场建设,开展线上成果常态路演,打响“温州拍”品牌,1-7月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0.16亿元、增长30.83%。深化科技创新“三服务”活动,开展“百名科技干部携手百家创新平台,精准服务企业助推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建立对口联系服务机制和问题协同办理机制,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真正提升创新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办好温州民营企业人才周、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加快形成“百万人才聚温州”的生动局面。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全市科技部门将拿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决心和魄力,以核心环节突破带动整体水平提升。吸引高能级创新平台、支撑性产业项目、高层次人才团队等各方跃动的创新因子加速聚合、碰撞、裂变,构建多元共生、协同发展、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创新雨林”,为每一颗“创新的种子”提供更好的“阳光雨露”,为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插上科技翅膀。
来源:温州日报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