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教材里的温州,有多美

教材里的温州,有多美

2024-05-15 09:56:39

  立夏已至,热意犹淡。

  暮春已远,凉意仍浓。

  “五一”假期,你逛过哪里?奔赴诗和远方了吗?

  其实,在温州这座千年斗城,巽山塔与世贸大厦古今同框的温润城市,兼具内涵与活力,藏着“温州值得”的迷人魅力。

  人间五月天,浅夏胜春烟。我们可从“教材里的温州”,感受浓淡皆宜、美文美景兼具的独特江南风情。

  瓯江诗路 山水方滋

  中国文学史里有一个说法,“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说的是晋宋之间诗作所呈现的新现象。没有一条路,如瓯江山水诗之路这般清新别致,南北朝时期的永嘉太守谢灵运是点亮这条诗路的第一人。

  谢灵运出身望族“王谢”之家,天纵英才,他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当他郁郁不得志地来到当时还很偏僻的温州时,写道:“将穷山海迹,永绝赏心悟。”

  “山水自美,但诗人情悲。”温州的清秀山水默默治愈这位诗人的内心。而他的诗作也为温州山水“带货”千年。

  在一个漫长的冬日之后,春暖花开、病后初愈的谢灵运登高赏景,写下中国山水诗的这首代表作,这也是温州历史上第一首咏鸟的诗。清新的诗风为中国诗歌注入了一种自然的灵动。这位温州最早的“旅游博主”,既能写一手绝妙好文,还成为如今游人打卡山水景点的最佳美图文案。

  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如今,当你漫步在市区中山公园积谷山西麓,可以打卡一座纪念谢灵运的“池上楼”,紧邻的谢池巷同样因谢公得名。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多年之后,“永嘉四灵”(赵师秀、徐照、徐玑、翁卷)崛起为南宋中后期的重要诗歌流派,开启了本土诗人的“高光时刻”。

  其中,翁卷的《乡村四月》入选语文教材课本,同样是扑面而来的“小清新”之风。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时下,恰好开启农历的乡村四月,在乡间田野,感受翁卷的诗意,耳边仿佛响起周杰伦的《稻香》BGM“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眼前随之浮现宫崎骏笔下世外桃源般的田园动画。

  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首广为流传的诗,同样来自翁卷的时代,是他的永嘉同伴赵师秀的《约客》。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五月,江南梅子熟了,总是阴雨绵绵。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诗中的“黄梅”“雨”“池塘”“处处蛙”,写出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这看似“热闹”的环境,反衬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数百年前的赵师秀这样俏皮说道:“但能饱吃梅花数斗,胸次玲珑,自能作诗。”

  “嚼梅作诗”“夜半约客”“乡村四月”……我们的前人曾如此浪漫地生活在这片雁山瓯水中。

  奇峰秀水 一潭女儿绿

  择一周末或节假日,登山远足是多数人的健康生活方式。雁荡山是热门首选。关于这座奇峰,用得最广的“推文文案”大概就是出自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

  人教版小学教材中的课文《雁荡山》正是出自这篇北宋时期的文言美文。沈括在开篇开宗明义地写道:“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

  沈括(1031年—1095年)是杭州人,字存中,号梦溪丈人,他和古代的传统士大夫不同,是少有的“理工男”,对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梦溪笔谈》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在《雁荡山》一文中,沈括对雁荡山的地貌特点作了细心观察并推断雁荡山的成因,是流水侵蚀,才使平原变成山岳。

  雁荡山的峻岭奇峰与楠溪江的灵动秀美,是温州美景对外发出的诗意召唤。

  楠溪江的如诗如画,就美在八上语文课本中。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是一封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答谢中书书》。巍峨山峰耸入云端,明净流水清澈见底。两岸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青……楠溪江山川之美,在陶弘景与友人谈山论水中跃然纸上。

  有人这样评价:“此文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堪称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温州山水如此醉人,不得不提到近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笔下的那一抹“女儿绿”。

  温州是朱自清的文学福地。文学名家叶兆言曾受邀参观仙岩的梅雨潭。他感叹:“在温州,你可以看到朱先生的文学起步,看到一个作家的草创时期。毕竟这里才是一只文学母鸡初次下蛋的地方……”

  《绿》是朱自清于1924年2月所作的一篇写景散文。当时的朱先生是温州中学的教师,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不过谁也不会想到,他的文章一出手,都成为传唱一时的名篇佳作。比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的是南京,其实也在温州创作。

  “因为朱先生来过和写过”,仙岩的梅雨潭吸引一代代文学爱好者驻足,流连那一潭绿。如今,在梅雨潭边上,刻碑勒石有《绿》的片段。在温州城区,建有朱自清旧居纪念馆。

  朱自清是叶兆言祖父叶圣陶的好友,曾一起编写语文教材。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文学变革中,朱自清开风气之先河,在文字修辞上下的功夫,让曾经分离的“语和文”真正成了我们今天熟悉的“语文”。

  如朱光潜评价:“佩弦先生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摸上了真正语体文的大路。他的文章简洁精炼不让于上品古文,而用字确是日常语言所用的字,语句声调也确是日常语言所有的声调。”而这些特点已在《绿》一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温州也见证了一代文风之变。

  小马过河 燕子思乡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寓言故事《小马过河》,陪伴多少温州人成长,此文作者是瑞安乡村教师彭文席。

  “老师,这个问题怎么解?”“老师,这个答案对不对?”……年轻的彭文席曾在授课中发现,孩子们总是喜欢“直奔答案”。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个浅显而富有哲理的故事:小马在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后不敢过河,在妈妈的鼓励下终于自己迈步,顺利过河。

  这则寓言故事发表于1956年2月13日《新少年报》,原名“小马过溪”,次年入选小学教材,还被译成英、法、日等10多种语言流传到国外。

  “小马”领路,温州的寓言文学渐成“策马扬鞭”之势。上世纪80年代“当代寓言开篇人”金江、彭文席等人组建了儿童文学研究小组,创办儿童文学双月刊《小花朵》,培养了冰子、洪善新等上百名寓言文学作家。2008年,瑞安被授予全国首个“寓言大市”。2021年,中国寓言文学馆在瓯海泽雅正式开馆,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实地打卡,感受温州独特的“寓言文学现象”。

  除了“小马”,语文教材中还有温籍名人郑振铎笔下的“燕子”。文中这只候鸟,冬去春来,被作者置于故乡的背景下描绘,寄托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无尽的离愁别绪。正如文中——“如轻烟似的乡愁”。

  光绪二十四年(1898),郑振铎出生于温州。他的求学轨迹覆盖至今温州市民耳熟能详的名校:幼时就读三官殿巷的永嘉第一高等小学(今广场路小学),1911年考取温州府官立中等农业学堂(今温二中)。后转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就读。

  1917年,郑振铎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今北京交通大学)。1919年,在北京积极投身五四学生运动,编刊物办社团。大学放假回到温州,他“把新文化带了归去”,与姜琦、陈仲陶、周守良、马孟容等志同道合的青年发起组织永嘉新学会。他参与创办《救国讲演周刊》《新学报》,为浙南一隅开新文化运动之风气。

  温州博物馆藏有《永嘉新学会会员录》,其中有“郑振铎,住永嘉沧河巷”的记录。那时,郑振铎一家已经迁居沧河巷。

  如今,在沧河巷有一座郑振铎纪念馆,是孩子们追思这位温州前贤的研学之地。纪念馆内栽有石榴树,这里每年都会组织孩子开展石榴节纪念活动。这也是郑振铎生前与邻里常过的快乐“石榴节”。有趣的是,馆里还收留了一只流浪猫,因为郑振铎也爱猫,他的另一篇文章《猫》也入选了语文教材。

  郑振铎纪念馆的“石榴节”活动

  图源:温州市水心小学官微

  从南北朝到宋代到近现代,关于温州的这些美文,或古诗,或文言文,或白话文,曾收录进教材,以浓淡皆宜的“课本之美”,感染一代代少年儿童,丰盈他们的精神成长路。

  这些“神来之笔”“灵光乍现”,让孩子们看到美,看到历史与现实中丰富多元的一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跟随教材里的温州,闲步在古今相融的温州山水,一起打卡书里书外的“温州之美”。

  来源:温州宣传

  特约撰稿人:温度新闻  尤豆豆

  制图:程海声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鲍苗苗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