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千年斗城该如何留住“人脉 ”

千年斗城该如何留住“人脉 ”

温州网 2024-05-16 08:28:28

新国光大厦下沉式广场人气萧条。郑鹏 摄

  温州网讯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古今相融的温州千年斗城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特别是公园路、纱帽河、九山公园、江心屿等景点,游人如织,亮点频出。与此同时,停车难、交通堵塞、商业系统流线不畅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想着带家人去改造后的九山书会和五马街区逛逛,可是节假日车多人多,市中心还好多单行线车道,绕了好久车子停不下来,最后只好决定去瓯江路逛了。”市民黄先生吐槽:“这几年温州老城区面貌变化很大,人气也提升不少。不过老城在做好更新的同时,更应考虑停车等各项配套设施的升级,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近两年来,温州持续推进古城复兴和有机更新,老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以五马街、禅街、公园路为主街的五马商业街区整体扩容提质;墨池坊“一坊六院”、九山书会戏台等新景点文旅活动不断,推动古城活力复现……在获得人气和掌声的同时,老城区也面临着高峰时期道路拥堵、停车位不足等多重考验。当下,我市正围绕“强城行动”,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的千年斗城。那么,如何做好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向下要空间实现古城立体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地下空间是指位于地表以下的建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立体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的根基。像在人口密集、寸土寸金的上海,地下空间资源已成为解决“城市病”带来的空间拥堵问题的“处方”,地下商超、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地下物流、地下市政设施等大大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这几年随着温州城市建设的提速和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强,主城区开发地下空间单体项目已超270万平方米,但是主要集中在滨江商务区、城市中央绿轴等城市新兴板块,处在市中心的老城区则相对较为滞后。

  据了解,由于早期规划建设等多方面原因,老城区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房屋老化、市政设施缺乏、商业开发问题等,特别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分有限,地下停车场规模普遍较小,难以满足商业或住户需求。像当前人气较旺的五马街、墨池坊、公园路等一带,停车问题更是难上加难。而在地下商业开发方面,处于禅街新国光大厦和大南门世贸大厦的下沉式广场,由于规模不大,虽早已建成却一直以来利用率不高,或出现空置现象,与周边繁华的商业街区形成鲜明对比。

  市民热议

  文旅从业人士周先生:一座古城魅力如何,不仅在于景点是否吸引人,还在于交通、停车、购物等方方面面的体验感。当下我市正在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向地下要空间建设拓展地下停车场、完善市政配套设施等可与之相结合。

  公务员陈锦睿:经过多年的改造提升,如今温州老城可逛可玩可赏的地方越来越多,人流量也越来越大。我们可以通过地下开发利用,增加停车位,拓宽商业空间,并串联起一些断点的文化和商业节点,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环线系统。比如,可考虑开发公园、广场的地下停车空间,与街区、文化旅游景点相连。同时还可以利用今后地铁M线的规划,早点谋划轨道交通站点的地下空间开发等。

  城市规划人士吴女士: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开发需要考虑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温州老城历史和人文古迹众多,特别是五马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在做好文物、历史建筑等保护和重建的同时,可考虑开发地下空间的可能性,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地下空间容量,来缓解历史文化街区的停车压力,还能形成丰富多层次的历史街区商业文化空间。

  专家观点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王一鸣博士

  以“绣花针”功夫织补地下宝库

  温州老城内拥有多个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温州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但同时,历史文化街区的地表空间不可能大范围用于停车、物流、仓储等配套产业,因此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资源,是拓展温州古城可利用空间,保障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对温州古城而言,现有的地下空间大多独立分散,功能也相对单一。要充分利用好地下空间资源,还需要下“绣花针”功夫:一是要摸清温州古城的地下空间资源家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不可逆性,并受到自然条件限制,需要进一步摸清温州古城的地下空间开发潜力;二是要更加重视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统筹,进一步加强地下空间的互联互通;三要结合商业街区更新、未来社区建设等片区开发,打造更丰富的地下空间应用功能。

  另外,温州老城历史上是水乡,河道水网遍布,在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分布暗河暗浜和不良地质条件的特殊地段,需要加强地质安全风险防控,让千年斗城更具韧性和魅力。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

  千年斗城该如何留住“人脉 ”

  市民建议:向下要空间解决“停车难”

  记者 笑银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