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一体化让长三角居民有“医靠”
温州网讯 作为在长三角工作生活的人,你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刻感受是什么?不少人会提到异地就医医保结算。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深化,区域内跨省异地医保结算范围不断拓宽,备案流程不断优化,异地直接结算机构覆盖面持续扩大……让“长三角参保人”切实感受到了长三角医保服务的温度。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持续拓宽直接结算范围
“去年我母亲在上海做了乳腺癌手术,今年又复诊了两趟,都是直接用她在温州缴纳的医保结算的,流程和在温州基本一样。”鹿城的王女士如今定居上海,她说,记忆中十几年前有亲戚去上海就医时,跨省医保尚未开通,所有就医费用都只能先垫付再回温州报销。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过去十二年,温州医保参保人赴异地就医,医保结算范围越来越广。敢为人先的温州,始终走在制度突破的前列。
2012年,温州率浙江之先,完成了省内就医地和参保地双向接入,意味着诸如参加乐清医保在鹿城就医的市内异地,和诸如在温州参保赴杭州就医的省内异地情况,都可以实现医保直接结算。
2017年,温州再次率浙江之先,实现了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随着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9年4月,温州再次探索拓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实现了长三角区域的跨省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成为当年长三角地区第一个实现统筹区全覆盖的城市。2020年12月,跨省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在全国推广。
从一般门诊到住院,再到慢特病门诊,异地就医医保结算覆盖范围持续扩大。2022年9月,国家规定的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也可跨省(“长三角”范围内)直接结算,给慢性病患者带来又一好消息。
升级备案流程“即申即享”
直接结算率实现翻番
王女士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生活,母亲也来到上海,一起照顾孙辈。“我母亲在上海就诊,要直接用温州医保结算,只需在线上填写资料备案就行,而且像我们这种长期在上海生活的情况,一次备案,终生有效。”在王女士看来,这种备案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母亲异地就医的体验。
王女士提到的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享受的正是温州在今年年初推出的最新版异地就医自助备案——参保人员前往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只需通过手机APP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就能即申即享,无需等待即刻生效。
若是在浙江省内异地就医,温州早在2012年就探索推出了免备案举措。目前,除长住外地人员和转诊人员需备案,其他外出人员异地就医均“免备案”(江苏、重庆、黑龙江除外)。
同时,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率也从去年开始大幅提升。
温州市医保局统计显示,2023年,我市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由年初的44%提升至80.52%,增速位居全省首位。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跨省住院直接结算率已提升至87.45%。
扩大温州直接结算机构覆盖面
服务好省市外参保人
温州医疗服务资源辐射浙南、闽北、赣东近3000万人口,优质医疗资源也吸引了长三角周边地区群众来温就医。
对此,温州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长三角地区参保群众在温就医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我们是从丽水过来的,这里有几位医生名声很大,而且交通也方便,医保都照样用。”赵先生带女儿前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时表示,身边有不少朋友会选择来温州就医。
自2019年温州积极推进定点医药机构异地联网资格扩面工作,创新实施“新增”定点医药机构异地直接结算“纳入一家、开通一家”的机制,旨在让在温就医购药的长三角地区参保人更有“医靠”。
截至目前,温州全市513家定点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诊所、门诊部等)和1457家定点零售药店均已开通异地联网资格,开通率达100%。
“今年五一我们来温州旅游,因为一下子吃不惯海鲜拉肚子,进了家药店买药,发现也可以刷医保个人账户,让人很惊喜!”来自安徽省铜陵市的刘先生说,除了交通,异地医保结算是此次旅途中对“长三角一体化”最直观的感受。
记者从温州市医保局获悉,2023年温州市参保人员在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72.85万人次,医疗费用共计16.16亿元;同时,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参保人员在温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1.54万人次,医疗费用共计0.68亿元。
新闻+
异地就医医保结算待遇
1.结算原则:目前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可以概括为“就医地目录、参保地待遇”。就医地目录是指参保人异地就医执行就医地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执行参保地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有关政策。
2.结算待遇:
①待遇不变:长住外地人员(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和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在异地就医住院、门诊待遇不变。
②待遇下降:异地转诊人员的住院(或特殊病)费用需先行自付10%;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医疗费用(含住院、门诊)需先行自付20%,城乡参保人员临时外出就医的无门诊待遇(医院、药店均没有)。
③零售药店:参保人员在异地联网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可以使用个人账户余额购买药品,统筹基金不支付。
3.跨省门慢特病:目前可跨省直接结算的5种门诊慢特病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治疗、透析及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群众在就医前,需要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各个异地联网医疗机构的跨省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开通情况,在就医时需主动告知跨省就医参保人身份和享受的门诊慢特病病种资格。
4.备案期间回温就医:属于异地长期居住人员这一大类的人员,在备案有效期内回温州就医按照跨省转诊待遇(住院先行自付10%),职工医保门诊待遇不受影响,城乡医保无门诊待遇(医院、药店均没有);属于转诊的人员,在备案有效期内回温州就医,住院门诊待遇均不受影响。
5.涉及外伤:现在对于符合就医地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参保人员主诉没有第三方责任的医疗费用,会结合接诊及参保人员病情等实际情况,由参保人员填写《外伤无第三方责任承诺书》后给予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不用再垫付医疗费。
来源:温州都市报
原标题:医保一体化让长三角居民有“医靠”
记者 杨晓宴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为你推荐
-
在长三角,寻找温州的“地瓜”藤蔓
社会06-06
-
长三角媒体代表团参观朔门古港遗址、江心屿:看见温州民营经济的历史基因
社会06-06
-
播种创新创业“长青藤”的种子 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绽放青春之花
社会06-06
-
长三角民企“朋友圈”家家都有绝活
社会06-06
-
长三角“南大门”释放发展“新”动力
社会06-06
-
医保一体化让长三角居民有“医靠”
社会06-06
-
芜湖新“汽”派让温州看到什么?
社会06-06
-
东南沿海最大的“城市之肺”在哪里?
社会06-06
-
以总部经济之能聚发展之势 鹿城楼宇新增总部企业超20家
社会06-06
-
温州家政阿姨大数据显示:50+农村妇女为行业主力军,湖北籍阿姨占近半数
社会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