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告别“有口无言” 温州听障人士看病有了线上“手语翻译”

告别“有口无言” 温州听障人士看病有了线上“手语翻译”

温州网 2024-06-07 09:35:24

就诊现场,线上“手语翻译”在进行沟通。

  温州网讯 温州市残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证的听力、语言障碍人士2.9万余人。如何让这些特殊群体看病沟通无碍,温州市中医院“手”护者志愿服务队不断加码,将手语翻译服务延伸至院外,通过互联网医院预约,可提供免费远程翻译。

  竖起大拇指给服务点赞

  6月3日早上9点,听障人士汪女士前往鹿城区松台街道水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等了一会儿,她便进入全科门诊主任医师陈静的诊间。随后,她在手机上连线了温州市中医院“手”护者志愿服务队的手语翻译陈楚楚,三人通过视频进行沟通。

  汪女士把自己的情况、需求,通过手语传达给陈楚楚,陈楚楚再翻译给陈静。经过十来分钟的沟通,陈静了解到汪女士此次就诊是想开些药,她之前胃部有一点不舒服,偶尔感觉“烧心”,并且有口干、嘴里发黏、大便较硬等情况。汪女士在温州市中医院就诊过,开了一些药,吃了一段时间后症状有所缓解,这次就诊是想问问药是不是还能继续吃,如果可以就再开一些。经过仔细询问,陈静给出了可继续服药的建议,并又开了几盒药给汪女士。

  整个就诊流程还是比较顺畅的,在断开视频之前,汪女士朝陈楚楚竖起了大拇指。

  该服务队队长沈正娟告诉记者,汪女士是该医院的一名“老”患者,因为院内配备了手语翻译,她每次看病都会选择去温州市中医院,这也是她首次尝试线上手语翻译。“其实,从就诊方便的角度来说,到水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近,因为汪女士就住在附近,步行10分钟就可到达,若是去温州市中医院,花在路上的时间往往需要一个小时。”沈正娟说,手语翻译服务的目的就是为特殊群体提供更为方便、畅通的就诊流程,看见他们满意,队员也都很开心。

  据悉,手语翻译在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3个月以来,已为近20名听障语障人士提供了免费远程手语翻译服务。

  手语翻译的需求量不小

  据介绍,目前,线上手语翻译为免费服务。为了保证服务质量,采取预约制,通过微信公众号“温州市中医院移动服务平台”便可预约。在该平台上,点击右下方“互动”栏目,找到“互联网医院”后进入,搜索“手语门诊”,点击完成预约。现场连线时,也是同样的流程,进入“手语门诊”后点击“图文咨询”即可。

  陈静也给这次线上手语翻译服务点了赞。她说,以往门诊时,也能碰到像汪女士这样的特殊人群来就诊,他们通常是由家人陪同而来,即便如此,在沟通上仍然不能保证十分流畅,毕竟家人也不是专业的手语翻译。有时候,在与他们交流时,还会用文字、肢体,医生与患者双方都很用力,可沟通得并不完美。首次应用线上手语翻译,还有点不熟练,相信多试几次后,交流的效率会提升。“这件事情真的值得肯定,它不仅让就诊便利了,也给医生精准开药提供了帮助。”陈静由衷地说。

  提及手语翻译上线的原因,沈正娟用五个字道破:需求量不小。

  “在‘手’护者志愿服务队成立之后,来医院就诊的听障语障人士不断增加。团队在为他们提供院内手语翻译的同时,也碰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他们到其他医疗机构就诊时,希望能有队员提供院外现场手语翻译。”沈正娟说,之前,就有一名乐清的患者,说自己不方便来中医院看病,能不能有队员去乐清帮他现场手语翻译。其实,有类似需求的患者并不少,但以目前服务队的情况,还不能做到这种服务。但服务队在努力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这才有了线上手语翻译。目前,线上手语翻译主要以平诊为主,随着不断完善,会解决急诊、手术等危急重症问题。

  想让大家都懂一点手语

  从一个微信群到两个,从十来个人到700多个人,如今的“手”护者志愿服务队是许多听障语障人士的“主心骨”,其靠主动“出击”赢得了越来越多特殊人士的信赖。

  “服务队在六虹桥、龙湾院区都配备了手语翻译。现在,院内手语翻译日均可服务七八人。服务队一共有10名队员,这样算起来,平时服务工作还是挺忙碌的。线上手语翻译配备了2名队员,目前还可以应对,若接下来需求量增大,再做调整。一般,预约线上手语翻译服务提前一天即可,服务时间为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温州市中医院门诊部护士长戴清辉说,线上系统由医院信息科经过几个月的调试才正式上线,为了让听障语障人士能够轻松掌握预约、视频流程,服务队还特意制作了教学视频。

  戴清辉坦言,我市2.9万余名听障语障人士就诊,单单靠10人的团队提供手语翻译服务肯定是不够的,其实是需要有医护人员甚至更多的普通人都能懂一点手语。而这也正是服务队已经在着手做的事情。

  “之前试过在医院内组织医生进行手语培训,效果还行,只是太费时间、费精力。所以我们目前正在编一本手语书籍《‘普安’手语医本通》,不久便会印刷,并赠送给市民。”戴清辉介绍,该书汇集了通用手语与自然手语两种手语,内容则包括外科、内科、五官科、妇科以及基本服务五大方面,里面展示的均为较基础的手语,简洁明了,学起来也快。这样,医护人员可利用平时时间自学,掌握最基础的沟通手语。其他有兴趣的市民也可以学习,在关键时候能帮助听障语障人士解决困难。

  “可以说,线上手语翻译是真正打通了听障人士就诊的‘最后一公里’。但我们的服务还没有到‘最后一公里’,今后还会走得更远。”戴清辉坚定地说。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告别“有口无言” 温州听障人士看病有了线上“手语翻译”

  记者 胡宁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