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他们眼中的温州戏曲文化

他们眼中的温州戏曲文化

温州网 2024-06-07 09:34:19

  温州网讯 6月5日晚,“戏从温州来”长三角一体化文化交流专场演出在温州大剧院隆重上演,众多戏曲、影视、歌唱明星同台献艺,为现场观众奉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而温州这座城市也给这些表演艺术家和演员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温州市越剧院三位“00后”演员 创新发展吸引更多年轻人

  今年,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火遍大江南北,来自温州市越剧院的三位“00后”演员带来了“一醉江湖”选段,将“新生代越剧”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次演出中,三位年轻演员与许多曲艺界前辈同台展演,感到非常的激动兴奋。“我非常开心激动,可以和这么多‘梅花奖’‘白玉兰奖’前辈同台表演!”尉歆怡说。

  金智萱则说:“这一次的大演出,让我更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不一样的戏曲剧种魅力,提升了我的审美认知,也拓展了知识领域。对于我来说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我有幸观摩到这个行业前辈老师们的精彩表演,让我发现了一些可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我专业知识领域的地方,获益匪浅。”朱泺如说。

  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时代在发展进步,我们也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来传承和发扬越剧,在保留原有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发展,吸引了更多年轻人。”金智萱表示。

  温籍影视表演艺术家陶慧敏:希望温州南戏走向更远

  “温州这座小城,是我最温暖的故乡。”在昨晚的专场演出中,陶慧敏倾情演唱了《小城故事》一曲,将家乡情怀娓娓道来。

  陶慧敏是温州瑞安人,现为国家一级演员。17岁时进入小百花越剧团,她主演的《红楼梦》、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温州三家人》广为人知,曾获电影华表奖等荣誉,作为世界温州人文艺家联盟成员和很多人一样,陶慧敏旨在当好文化使者,向外展示诗意、活力、开放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温州跟大城市来比的,还是一个小城市嘛。但是我们有很多的人文历史,温州著名的是南戏故里,温州的传统戏曲值得让更多人看到。”陶慧敏表示,长三角文化是包裹在一起的,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长三角文化交流是推动各地文化发展很好的机会,我作为温州籍的文艺工作者,传播温州文化,既是情怀,也是责任。让温州文化走出去,需要更多力量加入,希望有更多的温州艺术家可以加入传播温州文化的队伍中来。希望温州南戏能走出温州,走向更远的地方,同时也带越剧等其他文化走进温州,推动传统文化不断传承。”陶慧敏说。

  温籍著名歌唱家白雪:温州的文化渐渐走出去了

  “久别的人谁不盼重逢,重逢就怕日匆匆。”昨晚,白雪为观众带来了成名之作《久别的人》。

  白雪是温州乐清人,青年女歌手、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全国青联委员,《久别的人》《千古绝唱》《我不想说再见》等都是其脍炙人口的热歌。

  白雪说:“我是温州人,温州是我的故乡,尽管远离故土多年,温州在我的心里一直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永恒的情感纽带。”她表示,这次选择演绎《久别的人》,非常应景,长三角各地的人们是一家人,大家通过这一次机会聚集在一起交流,相聚之后又舍不得分离。

  白雪告诉记者,自己十分珍惜这次在家乡演出的机会。“收到演出邀请的时候我非常高兴,推掉了北京的工作,特地赶回温州参加演出。”她表示,作为世界温州人文艺家联盟的成员,有责任为家乡文化传播出一分力量。

  白雪还说:“‘戏从温州来’长三角一体化文化交流专场演出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可以向大家展示温州这座城市。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文化底蕴。以前大家总觉得温州人只是喜欢赚钱做生意,但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可以看到温州的文化渐渐走出去了。”

  黄梅戏第四代七仙女、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袁媛和搭档赵章伟:把最著名的剧目带来温州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天仙配的故事家喻户晓,本次演出中,黄梅戏第四代七仙女、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袁媛和她的搭档赵章伟带来了黄梅戏经典曲目《天仙配》选段。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温州。上一次录制央视戏曲春晚时,我带来了《女驸马》,这一次,我带来了《天仙配》。我把我们黄梅戏最著名的剧目都带来温州了。”袁媛说。

  “温州的民营经济非常发达,我们安徽就有‘温州商贸城’等温州印记。虽没来过温州,但我对温州一直感到亲切。”第一次来到温州的赵章伟说。

  “我知道百戏之祖南戏发生在温州,瓯剧和黄梅戏的表演都是相通的,唯一不同的可能是方言和曲调旋律。希望未来可以把黄梅戏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世界的舞台上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黄梅戏的博大精深。”袁媛说。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江苏省淮剧团演员陈明矿:向世界推广我们的传统艺术

  “今天早上,我特地逛了逛温州的菜市场,感受温州的烟火气。温州的海鲜真是琳琅满目啊,我挑了好多,打算带回去给家人尝尝呢!”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江苏省淮剧团演员陈明矿笑呵呵地说。

  本次演出中,他带来了淮剧《小镇》“救赎”选段。《小镇》是我们剧团的原创现代淮剧作品,获得了第十五届国家“文华大奖”。

  为什么要选择这出现代戏?他说:“我们江苏省淮剧团擅长现代戏创作和演出,我认为,我们当下的中国戏曲要通达现代文明,讲述现代人的故事,讲述身边人的故事,这是我们传承发展、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小镇》讲述了一个知错能改的故事,这个故事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基因修复能力。”

  此外,陈明矿还向温州剧种发出邀请:“为了将淮剧推广给更多人,我们制作了专门的淮剧APP。希望未来,温州的瓯剧、永昆等剧种可以一同入驻我们的APP,一同发力,向世界推广我们的传统艺术!”

  来源:温州晚报

  原标题:他们眼中的温州戏曲文化

  记者 张琼冉 张嫣彬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杨丽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