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温州广大民营企业中引起强烈反响。

春山可望

王丹容2025-02-23 20:05:00

  春雷惊,雨水至。

  时隔六年多,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构、国内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民营企业座谈会成为各方重大关切。

  重磅座谈,如甘雨时降,润泽瓯越。

  民营经济是温州发展的金字招牌。

  中国民营经济的诸多“繁花”,都是在温州开始萌芽成长、枝繁叶茂的。

  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全国首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一系列源于温州的改革创新,点燃民营经济的“星星之火”。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全国蓬勃发展。

  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赵用 摄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是殷殷期许,更是鼓劲加油。

  市委在传达贯彻座谈会精神时强调,重树“民营经济看温州”的标杆,为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注入澎湃动力。

  何以重树“民营经济看温州”的标杆?

  民营经济之“重”,是共识。

  “现在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分量”之重,之于温州,更为真切深刻。

  在温州,民营经济被喻为“99999纯金版”,即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就业人员、企业数量、税收贡献占比都达90%以上。

  “99999”,是规模、总量之“重”,亦是地位、作用之“重”。

  这份“重”,托举温州40多年的发展,亦关乎温州未来的发展。

  从当下看,“十四五”收官之际、“双万”城市冲刺关口,需要民营企业这一重要力量。从长远看,谋划好“十五五”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续写创新史”,需要立足于“民营经济是温州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这一市情来谋篇布局、下棋落子。

  无论是历史的启迪、现实的基础,还是未来的指引,都于无声处昭示:温州,是一座靠民营经济起家、发家、立家的城市。

  “不能变,也不会变”,掷地有声的7个字,于温州人心头,于温州发展征程,如山厚重。

  呵护民企之“实”,是行动。

  温州民营经济40多年发展,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放”与“管”关系。

  找到“放得活”与“管得住”的黄金结合点,其根本逻辑在于,用好“两只手”,厘清理顺政府、市场边界,使其各就各位、各司其能。

  近年来,温州首创“六位一体”助企服务体系,打好“利企安企暖企”组合拳,今年又首次推出“为企办实事十大项目”,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场景”的服务体系,加力加码支持企业、服务企业。

  民营经济发展路上,风风雨雨总是难免。伴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加速、关键技术竞争激烈博弈、地缘冲突风险加剧,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不小困难。如何为民营经济“遮风避雨”,成为温州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示范的题中之义。

  “健康”之道,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启发:放与管的协同推进,就好比“划桨”与“掌舵”。市场力量“划桨”、政府全力“掌舵”,才会千帆竞发、击水中流。

  今天的民营企业,需要法治护航,需要创新引擎,更需要精神领航。

  民营企业家之“拼”,更见精气神。

  “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强调“爱拼会赢”,说到底,“拼”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和内核。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次次爬坡越坎中,是一个“拼”字为温州民企不断打开发展新天地;

  在世界经济大海的一次次遨游中,是一个“拼”字砥砺温州民企闯过惊涛、挺进深蓝。

  市委强调,要大力弘扬“四千精神”,引导企业家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不断赋予“四千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让温商精神薪火相传。

  “激发斗志、再立新功”,参加座谈会的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如是表示。

  纵然高质量发展的关山难越,但困难是局部的、是暂时的,是能够克服的。只要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便会有“春山可望万象新”。

  春山可望,草木蔓发,恰是春光……

监制:张佳玮|编辑:鲍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