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市委召开会议部署“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要求按照省委“132”总体部署,谋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推进“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

发展轴上有什么

王丹容2025-04-06 19:02:00

  区域经济发展,有其“地理密码”。

  中国经济地理学学家陆大道提出“点-轴”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以城市为发展核心,沿着区域发展主要轴线带动整个区域的梯度发展。

  今天,发展轴已经不是新名词。

  今年的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以县域为重要单元,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

  根据市委部署,到2027年,温州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一条发展轴,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体系。

  这一发展轴上,县城是关键支撑,中心镇是桥梁纽带,重点村是重要节点。

  放眼温州,从南到北,地域广袤,县域形态各异,有经济发达的县域,有盘踞高山的山乡,有依附平原的水乡,有沿海而居的渔乡,县域之间、县域之内发展各不相同、各不平衡。

  而贯穿发展轴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就是“融合”的理念和导向。

  沿着发展轴,既要推动产业、人口、服务、基础设施等集中集聚、深度融合,打造缩小“三大差距”的示范场景,也要充分放大发展轴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县域整体跨越发展,形成“建强发展轴、打造增长极、走好共富路”的正循环。

  有场景、有主题、有亮点,市委要求,在发展轴上打造标志性成果,更好地展示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的成效。

  那么,循着发展轴的蓝图望去,未来会看见什么?

  有“业”。

  发展轴,首要定位是梯次布局、链式配套的产业轴。

  紧扣高质量发展,如何通过发展轴建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带动城镇村一体融合发展?

  落到具体中,需要整合提升平台体系、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特色产业等等。比如,引导特色产业在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全链条布局,实施“特色产业强村”行动,打造一批氧吧村、露营村、艺术村等等。

  把产业做起来、强起来,发展轴会是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轴。

  有“流”。

  当下,什么最贵?“流”,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种“流量”。

  发展轴规划建设,就是要以交通为主导,依托国道省道等主干道推动服务集成、产业集聚,有效整合各种要素,让各种“流量”奔涌起来,培育形成新动能。

  当然,“流量”的集聚,离不开“布局”的优化。轴内发展的题中之义,就是打破原有乡镇区域之间的分割,统筹科学布局公共服务,让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共建共享。

  有“景”。

  温州各县域、各乡村,山水资源丰富,绿色家底丰厚。未来,通过发展轴建设,好山好水将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成为绿色生态、美丽美景之轴,处处都能由“盆景”变“风景”。

  有产业、有配套、有美景——循着发展轴望去,是绿色新赛道、乡村新机遇,也是新的发展样本、新的路径。而所有的展望,都需要接续年年、始于这个春天的新的耕耘。

  “不是大城市去不起,而是小县城更有性价比”,在这个“奔县”时代,相信发展轴上会春暖花开……

监制:张佳玮|编辑:张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