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昔日穷村庄变成2亿集体资产小康村,听五位基层代表讲小康故事

温州网 2020-12-24 01:19:01

  温州网讯(记者 邓欢欢)12月23日,“小康中国·温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媒体见面会举行。会上,我市5位有关行业优秀代表、基层代表来到现场,作为小康路上的带头人,分享了他们的小康故事。

  追逐梦想,致力在残疾人中实现“先富带后富”

  浙江温州金算盘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王海英率先讲述了自己的追梦故事。3岁那年因病留下腿部残疾,一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成长;在老师资助下完成学业,考上了会计师;2004年创办温州金算盘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从创办之初的3个人发展到升级为浙江金算盘财务管理有限公司。同时,创办了线上教育平台,其中金算盘财务管理公司也是目前浙南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专业咨询服务类机构之一。王海英的追梦故事带有些许传奇色彩,2015年,获得“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追梦路上,王海英不忘初心,本着“先富带后富”的思想,她致力于带领有志、有梦、身残志坚的“金算盘人”追逐梦想,王海英说:“一直以来,我一直格外关注残疾人士的就业问题。2013年创办温州金算盘财务培训有限公司,便立志于为残疾人士授课授业,面向残疾人士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和成长教育。现在我们金算盘公司也吸纳了18名残疾人员工,并设立助残基金。”一方面,王海英用亲身经历鼓励他们,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努力,帮助他们逐步实现梦想,过上更好的生活。

  据了解,从创办企业以来,王海英坚持对前往公司办理业务的所有残疾人员,采取一律免收各种费用的优惠政策支持。2007年,我以个人名义捐出20万人民币设立“王海英助残扶贫基金”,用于救助特困残疾朋友和有志创业的残疾朋友。2012年创办“金算盘爱心工作室”,免费为有志创业的残疾人士提供品牌加盟、专业知识培训、管理团队支持等服务;2013年为残疾人蔡素娟(女,残疾人)团队策划创业并见证她洞头事务所成功开业---2004年至今,已向社会各界捐资累计近70多万。

  只要手里有技术,永远都不会被淘汰

  张积贵是温州市龙湾区温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党支部书记、技术技能总监。他的简历上有着不少荣誉和头衔: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万人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浙江省首席技师、浙江工匠,2017年当选十九大代表,2019年作为高技能人才获得国务院津贴。尽管如此,张积贵一直坚守在工厂里干技术。”

  张积贵的致富故事和不少行业奋斗者有着相似之处:家里条件差,为改变生活现状,外出求师,学成了一门手艺并以此谋生。张积贵回忆说:“第一年工资,我买了台电视机;第二年工资,我买了自行车;第三年工资,我装修了房子;第四年工资,我买了摩托车;第五年工资,我买了传呼机等等。”不断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张积贵在奔向小康的路上走得又好又稳。他坚信,时代再怎么变,只要手里有技术,产品持续创新,永远都不会被淘汰。

  作为公司里有着17年资历的前辈,张积贵还见证了公司从传统制造,到如今的数字制造,逐步在我国中药提取浓缩装备制造领域实现前三的跨越式发展。他认为,时代再怎么变,只要手里有技术,产品持续创新,永远都不会被淘汰。

  2010年5月,他牵头成立了张积贵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组织企业各部门技术骨干,搭建起职工师带徒和创新平台,培育高技能人才数十人,实现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目前,我的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从2012年开始,公司每年促进企业产值增长15%左右,其中专利产品每年增加3000万元左右。

  带领整村发展,让一穷二白的村庄变成拥有2亿集体资产的小康村

  2002年,陈众芳开始担任瑞安市塘下镇陈岙村村书记职务,从此走上了带领整个村发展,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十几年来,陈岙村从村集体年收入不足30万元,累计负债86万元的一个一穷二白的村庄,摇身变成拥有2亿集体资产的小康村。陈众芳表示,这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

  近年来,陈岙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秉持“两山”理论,依托大罗山山水资源优势,在全村农房整村改造的基础上,以康养、度假、研学和美丽乡村为主题,相继开发出活水游泳、激情漂流、水上游乐、森林康养、亲情互动等美丽乡村深度游产品,是夏日避暑、运动康养、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体验旅游之胜地。2019年接待游客达35万人次,日最高接待量逾万人,创营业收入1500多万元,带动了农民增收增产,解决了乡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陈岙村相继获得全国文明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浙江省首届魅力新农村、省农房集聚改造示范村、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和温州森林康养基地等荣誉称号。“现在村里的老百姓人人住上别墅,看病有医保,养老有社保,闲暇时间能参加一些文化娱乐活动,锻炼身体,没事还可以在家门口看看风景,看着他们脸上每天都能洋溢着笑容,我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实现的。”如今,陈众芳对当初放弃在外创业回乡发展的选择仍沾沾自喜。

  传承发展,做家乡建设的“参与者”

  和陈众芳一样,选择回乡发展的还有温州市文成县寒舍迴塘民宿总经理黄靖。与我的妻子在意大利生活了7年。2017年回国探亲期间,我们感受到了家乡热情而质朴的风土人情,便开始在国内民宿界的探索,开了一家名为“寒舍迴塘”的民宿,意在回到故乡,回到长塘。

  据了解,“寒舍迴塘”民宿近三个月以来入住率达到了93.5%,全年入住率保持在70%以上,自开业以来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好评。在寒舍迴塘正式运营后,更是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厚爱,获得了“温州市级示范性精品民宿”“温州十大美宿”等多项殊荣。今年,文成“侨家乐”成为区域性网红热词,并成功跻身浙江三大民宿品牌之一。黄靖的民宿“寒舍迴塘”成为首批“侨家乐”试点创建单位。

  “与其做家乡的‘旁观者’,不如做家乡的‘参与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片力量。”黄靖表示,当初选择回国创业,不仅是希望把家乡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输出,更重要的是带动家乡一起发展,让家乡的老百姓一起享受发展带来的红利。“寒舍迴塘”把“精致农耕文化”“传统非遗文化”定位为民宿特色进行运营,在当地形成了完整的农副产品产业链,“游客”也可以成为“顾客”,旅游文化带动了农副产品销售的发展。民宿开办以来,促进增收人均约一万元左右,曾经的青山绿水,也可以在可持续发展中,变成提高百姓幸福感的“金山银山”。

  带着蜂农“抱团”,探索甜蜜事业

  严李超是泰顺县司前畲族镇深山里的一名养蜂人,2001年开始从事蜜蜂养殖;2009年,成立了泰顺县百花蜜蜂合作社;2018年9月,组建成立了泰顺县中蜂养殖协会,近年来,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年产值500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带动农户564户,其中低收入271户,协会吸纳158户中蜂养殖大户“抱团”,带动了泰顺中蜂产业发展,他居住的徐宅村更是成为远近有名的“甜蜜村”。

  做为泰顺县的蜂王,严李超分享了他的“甜蜜经验”:合作社逐步扩大养蜂规模,从当初的圆桶饲养,到拥有自己的专利蜂箱,制定了泰顺地方蜜蜂养殖标准。蜂蜜有了自己的品牌,合作社就对蜂蜜深加工,衍生出蜂蜜香皂、蜂蜜唇膏、饮料等产品。为了让大家快速了解中蜂产业,严李超还牵头在基地里打造了泰顺县首个蜜蜂科普观光园,创成温州市科普教育基地,融合“蜂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走出一条新路子。

  回首往事,严李超表示,自己曾是低收入农户,养蜂改变了他的生活。他也希望,把这份“甜蜜事业”带给更多的人。他牵头创办农民的田间学校,每年培训1000多人次。2018年,合作社建设蜜蜂孵化园,与低收入农户签订帮扶协议,以送蜜蜂、送技术、送蜂箱、保产量、保定价、保回收的三送三保模式带动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被作为浙江省典型案例推广,被国家作为精准帮扶标准示范。“只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的路子就会越走越宽广,生活也将越来越甜蜜。”严李超这样说道。

温州新闻网全媒体矩阵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

N 编辑:邓欢欢责任编辑:叶双莲
拜尔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