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联动,共筑中国梦”018

温州古稀老人林正秋:让历史照进现实

2013年08月20日 09:41:32来源:温州网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主人林正秋,76岁,地方史专家,南宋都城研究第一人。在他的潜心研究下,南宋都城的昔日繁华“活”了过来,人们开始以客观的眼光看待那段历史,杭州和浙江也变得更加立体丰满。50多年的研究中,他孜孜不倦地追寻着历史,让历史的光芒照进现实,服务地方建设。

  4、他从零零碎碎的史料中挖掘出了宋菜

  在对各种史料的深入探究中,林正秋总能有一个又一个新发现。

  他发现,南宋时由于战乱以及南北民族交融等原因,大量的宫廷厨师流落民间,使南宋的饮食文化非常发达。他把这个见解写进论文《南宋临安的饮食》。

  两年后,一位年轻人拿着论文找上门,向他请教能否把昔日宋菜搬上餐桌。年轻人是杭州“八卦楼菜馆”的经理。

  要找到以前的菜单以及制作方法,谈何容易?史海钩沉,是一桩辛苦又繁琐的差事,林正秋却一口答应了。

  他翻阅了《宋史》、《武林旧事》、《梦粱录》、《都城纪胜》等数百万字的正史、野史,以及50多位宋人的笔记作品,终于从零零碎碎的只言片语中挖掘出了20多道色香味俱佳的南宋菜。

  1985年,宋菜在八卦楼推出,轰动了杭州城。国内外的宋史学家们也闻讯赶来品尝宋菜,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邓广铭先生兴致勃勃提笔写下诗句:“我读南宋书,不知南宋味。今晚八卦楼,方知宋菜美。”

  宋菜的香味穿越了历史和时空,日本静冈电视台到杭州拍了20分钟的宋菜专题片,在日本播映后,成为“最受欢迎的20分钟”。

  在林正秋的努力下,迄今共有近百道宋菜重见天日。上世纪90年代,他又发掘出了“乾隆御宴”数十种菜。

  林正秋研究历史有三个原则:深、新、用。“深”即深入研究,“新”即有新的观点,“用”即实用,古为今用。

  历史研究不只是学术上的事,历史的光芒应该能够照进现实,为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

  5、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离不开他的献计献策

  杭州城南的凤凰山上,有南宋皇城的遗址,方圆4.5公里。如果不是林正秋的发现,很难说这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上世纪70年代末,因为《宋史》中对南宋皇城90多个字的记载,林正秋决定进行补充和考证。

  凤凰山他先后去了上百次,能看到的东西并不集中。石壁上有正楷写的“忠实”两字,字径约二尺四寸,经他考证,是宋高宗赵构所书。而“忠实”原为一个亭子的名字,早就不存在了。

  1982年,林正秋发表学术论文《南宋皇城探索——兼补订<宋史>》,首次对南宋皇城中的数十个宫殿作了考述,提供了翔实的史料,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同时,他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多次呼吁保护,南宋皇城遗址先被定为市级文保单位,后被定为省级文保单位,到2001年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城遗址东起凤山门,西至凤凰山西麓,南起宋城路,北至万松岭,凤凰山御苑内石刻、石景颇多,皇城遗址有泉有池,但是因为地面景观少,又相对分散,皇城遗址并不能像其他文化景点那样,能够被一般游人一探究竟。

  2007年,林正秋撰写了《南宋皇城遗址保护与利用探索》一文,刊登于2007年杭州蓝皮书《文化卷》上。根据他提供的一些文献资料,杭州市决定建造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2012年下半年,这个项目通过国家批准。未来的皇城遗址公园,将成为杭州城市建设与旅游的新亮点。

  6、他给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当顾问

  他说,历史搞错了,那就闹笑话了

  在给宋城做顾问的时候,林正秋刚好在筹划出版一本书——《宋代生活风俗研究》,60万字介绍了宋代的衣食住行。

  他给宋城的工作人员、中层干部上课,讲书里的那些东西,讲宋代方方面面的历史文化。他认为既然想搞好宋城景区,就一定得尊重古代历史,抓住宋文化的特色。

  最初,有人在门口搞了一个财神庙,财神庙里的财神雕塑成赵公明的样子。林正秋知道了,说:大错特错,赵公明在宋代是作为“瘟神”要送走的,怎么能坐在财神庙里?宋代的财神是利市神。赵公明成为财神是明朝时候的事。经他一说,改正了。

  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也找他当顾问。孙道临来找他说过戏,《红楼梦》导演王扶林听他讲过历史,秦怡、傅艺伟都听过他的课。

  “历史搞错了,那就闹笑话了”。历史有趣,但需严谨。官员碰面怎么称呼,老百姓见面怎么打招呼,都不能讲错。

  他不只要把历史知识服务于现实,还要用历史知识为现实“把关”。

  《封神榜》里有商纣王吃西瓜的镜头,西瓜可是唐、五代之间从西夏传过来的,所以叫西瓜,商纣时哪里有这个东西呢?

  老版《西游记》里错误很少,但也有一个。有一集说“柜子里拿出一口钟”,于是演员真的从柜子里拿出一口钟。林正秋说,错了,“一口钟是明代宁波人的说法,就是现在的斗篷一类的衣服,夜里起来怕凉,拿出来披一披。”

  黄龙洞、雷峰塔、西溪、花朝节的典故传说,都是他从历史的海洋中淘出来的。西溪湿地的开发、雷峰塔景区的规划,他都是顾问。

  开发西溪的时候,他帮着定位“西湖是小姐,西溪是村姑”,所以西溪里是古色古香的农村味道,西溪里的游船起的也是朴素的名字。

  雷峰塔重建时,有人说雷峰塔应该是楼阁塔,有人说雷峰塔应该是老衲塔。林正秋说,两种塔都对,历史上都有记载。但是从游人观光的角度来看,如果能登塔一望,可能更有意义。后来雷峰塔重建时建成了楼阁式的。

本文转自:温州网

N作者: |编辑: 张湉|责任编辑: 黄作敏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温州网立场。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