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私有财产权应成为执政标尺
温州网讯 针对发端于温州的“撞限房”问题,国土资源部23日正式发布“两不一正常”过渡性安排办法。之前因土地证到期而无法办理交易和登记的温州市民,昨起可以正常办理交易和登记手续,且不需提出续期申请、不收取相关费用。
“两不一正常”政策刚出台,即被网友评为“本年度最好消息”。
今年4月,温州部分居民房屋2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被告知需要一次性补缴数十万元土地出让金,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公众关注的,不仅是对新闻当事人遭遇的同情,更是对自己的私有财产会不会遭遇同样待遇的担忧。《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但是,目前的法律条文缺乏细则,到期后如何“自动续期”,充满不确定性。
“两不一正常”政策之所以被网友评为“本年度最好消息”,不只是因为决策层倾听民意出台顶层设计,顺应了人们对私有财产长久受保护的热切期盼,更因“撞限房”难题的解决总算迎来了关键的时间节点,这让人们宣泄了私有财产权遭到漠视的集体心理焦虑。
如何解决住房土地使用权到期问题,事关群众利益,备受社会关注。此前,青岛、济南、深圳等城市也遇到类似情况,为什么唯独温州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据报道,这些城市大多在市级层面提供了临时性解决方案,温州则是翻“老黄历”应对新形势,而且经过测算,房主需一次性补缴土地出让金金额太高,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预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联想到温州在全国改革中的“风向标”地位,如果以此类推,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小康家庭的最大不动产将面临大幅缩水。因此,人心不稳,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温州翻“老黄历”也无可厚非,毕竟面对的是“摸着石头过河”时留下的老问题,相关法律尚未明确安排。但是,民众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私有财产被漠视了,因而掀起了一波舆论风潮。
有恒产者才有恒心。近年来,不少社会各界精英和企业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他国的国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在公权力的漠视下,自己的财富不知哪一天,会因政策变动被限制或剥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个人对合法财产拥有确定的权利,是其享有自由、尊严和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其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正因如此,保护公民财产权成为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准则,也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尺。加强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除了不断完善制度,更需要执法理念、执法方式的调整与转变。
多名专家学者认为,“本年度最好消息”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对于土地使用权到期后的处理,还应当在法律的框架下做出明确安排。但对全社会来说,“两不一正常”政策出台,实质是承认并尊重房产已经成为城镇居民重要财产权的现实,对于个人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政府会收回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同时,这也传递出一个新信号,保护私有财产权将成为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标尺,舆论因此而点赞“温州一小步,全国一大步”。
对于这起从“坏消息”转变为“好消息”的事件,相信温州广大干部感悟良多,各地各部门应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争当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模范生”,在全社会形成私有财产权受保护的良好和稳定预期。当前,尤其要加快处理“大拆大整”后续安置问题,让拆迁户早日住上新房,这既是政府兑现拆迁政策之举,也是保护老百姓私有财产的应尽之责。
温州是一片“敢为天下先”的土地,不断有各类消息牵动世人的目光。如果“本年度最好消息”让执政者真正意识到,公权力不能再继续漠视私有财产权,并付诸保护行动,那才是真正的“最好消息”。
但愿,这样的“好消息”来得更多。
(作者:叶锡环 编辑:黄作敏)
相关系列报道: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