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语文老师郑一舟评2017浙江高考作文题:无阅读,难成文;无思辨,不成文
温州网6月7日讯 2017年高考今日开考,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是: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温州网邀请到温州中学语文老师郑一舟对作文题进行点评。
郑一舟点评:我首先要表明下面的话纯属我的个人看法,到时高考阅卷组会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审卷我不清楚,也无法做出预判。
这个作文题,真正有阅读积淀的学生不难写,读读鸡汤文字和名著概要的浅阅读的学生也能凑合编编,而平常很少阅读体验的学生很难写。阅读和写作是一个学生最重要的语文素养,这个作文题目很好地把这两者统合起来,能在一定程度上呼应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今年高考作文题从内容角度重新回到了人文范畴,跟2016年重时事科技的虚拟现实不同,而跟2015年的艺术文章与人生的关系有点相似。不过今年的作文题也并不是跟当下没有联系,这个题目事实上在明显回应“阅读”这个热点话题。加强阅读,提升国民素养,是我们庸常功利价值泛滥的社会的当务之急。今年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是借助“中华诗词”这个有字之书,以意逆志,重构古人的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在重构的基础上,读出读者自身之我对社会的体验和自身存在的思考;同样大热的“朗读者”节目是把朗读者的自身社会经历(无字之书)融入到他所阅读的文字(有字之书),从而在读者、朗读者、作者之中唤起对自我人生的某种形而上考量(心灵之书)。
这个作文题具体展开看,有字之书就是以语言文字呈现的文本,无字之书是个体与世界的相遇,也就是具体的生活,心灵之书着眼于人的灵魂精神层面,凸显的是人的超越性维度。浙江省高考作文不变的趋势就是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题难在如何把三者统一,就算是彰显其中一本“书”,也应该是在与其他两本“书”联系起来的论域下展开。作文题中已经明确要“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说”,考生如果只是对这三本“书”以平行结构方式泛泛而论很难拿到高分。从某种角度讲,有字之书涉及的是间接经验,无字之书相关的是直接经验,而心灵之书却与经验内化、反思和升华后的精神追求有关。当然,真正的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也必然孕育了之后可以向心灵之书转化的根基和前提,而有字之书很可能是对无字之书的总结,这种总结又要落实到具体的人生实践(无字之书)中去才能化成个体真正的生命体验,从而使个体超越当下,得以实现其阅读心灵之书的目的。这里面的关系还是有其他许多言说的空间,只要考生言之成理即可,这也是这个作文题开放性之所在。最后以我同事林森经常引用的那个关于苏格拉底阅读的传言结尾——“古老的贤人们通过把他们自身写进书中而留下的财富,我与我的朋友们一起展开它并穿行其上。”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