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统一安排,6月25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率省级结对帮扶团组赴平阳县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山海不远

王丹容2025-06-28 10:46:24

  山海呼应,是浙江最独特的地理地貌。

  广袤的群山、奔腾的江海,挺起浙江的脊梁,舒展浙江的胸怀。

  纵然山海阻隔,但,山与海,从未羁绊浙江人致富的步伐,反而在一次次的共富实践中证明: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山区、海岛是浙江发展木桶之短板,也是共富大局中的关键一子。浙江,坚持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推进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

  这其中,一条经验,就是新型帮共体建设。

  新型帮共体,是浙江探索组建的一种全域结对帮扶新模式,由省级机关、省内院校、三甲医院、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经济强县(市和民营企业共同组成。

  这是一种组团式、系统化的帮扶协作。把它层层剥开来看,其内里“县村户”层次清晰分明:一县一团、一村一组、一户一策。而再抽丝剥茧,会发现每一层各有各的精彩——

  省级帮扶团组层面,各团组长单位带队,协调团组单位;团组机关单位协调系统资源、专家团队、科研机构,把脉问诊、竞争 帮扶;团组企业和金融机构各显神通,开展金融服务、产业支持等特色化帮扶。

  如此架构,就变“单兵作战”为“系统集成”,变“散装”为“整装”。

  在平阳,以宁波市政府为组长单位的结对帮扶组团,就实现了持续赋能:仅去年,各团组单位推进产业合作和招商项目55个、到位资金近35亿元,有力推动绿色生态等产业发展。同时筹措帮扶资金1.5亿元、落实帮扶项目30个。借此助力,平阳实现首批调出山区26县。

  这种协作,并不是单向的“送资源”,亦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聚焦一系列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任务,在诸多领域各自发挥专长、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同向发力、“同题共答”。

  “平阳黄汤”历史悠久,但由于朝阳山交通偏远、茶旅基础设施差等原因,一直深藏大山无人识。结对帮扶团搭桥铺路,打通校、地、企、研等多方资源,通过基础先行、艺术帮扶等措施,帮助当地找到茶旅融合“共富密码”。

  解构一个个帮扶成果,有些底层逻辑是相同的:以项目化、清单化、体系化落实帮扶措施,激活城与乡、山与海之间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的双向奔赴。

  “切实把山区海岛县发展的卡点、堵点、难点找出来,把解决问题的办法拿出来,从中看出责任、看出压力、看出希望。”

  省委省政府强调的这一问题导向,就是山海之间“协作”与“互济”的一大初衷:问题在哪,就握指成拳向哪里发力。

  在这过程中,需要多跨协同、相互赋能,也需要更多开放式、开发式帮扶,进而形成合力、优势互补、整体提升,共同突破瓶颈——跨越“清大线”、走好共富路,无论是“补短提能”的发力还是“夯基垒石”的工作,都有赖于此实现全维度跃升。

  有人评价,自带“资源”的新型帮共体,给山区海岛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是过去囿于一山一岛未曾打开的发展蓝图,是山海协作拓展的更为宽广的共富之路。

  诚然,现在发展“高山低谷”现象依然存在,但这扇窗口之于浙江、之于温州,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把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政策用好、用活、用出成效,最大限度把机制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

  城与乡的融合、山与海的协作,都需要这种方法论。

监制:张佳玮|编辑:鲍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