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治则天下宁。 从过去“小水大灾”、洪水泛滥,到现在“大水小灾”、有序应对,瓯江、飞云江、鳌江……一条条安澜的江河见证了温州水利70年的辉煌成就;瓯江翻水站、珊溪水利枢纽、城区防洪堤工程、楠溪江供水工程、朱家站水闸、瓯飞一期围垦(北片)工程……一个个重点工程筑起了温州水利一个又一个治水丰碑——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温州水利建设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水利改革全面推进,水利建设成效显著,谱写了一曲温州水利促发展、惠民生的华丽篇章。

  走进一座馆,了解水利事。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温州市水利局联合温州新闻网打造推出温州水利网络展示馆,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温州水利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再现温州水利70年来的辉煌跨越。

  • 1950年1950年
  • 1952年1952年
  • 1954年1954年
  • 1956年1956年
  • 1957年1957年
  • 1958年1958年
  • 1959年1959年
  • 1960年1960年
  • 1961年1961年
  • 1962年1962年
  • 1963年1963年
  • 1964年1964年
  • 1965年1965年
  • 1967年1967年
  • 1970年1970年
  • 1972年1972年
  • 1973年1973年
  • 1975年1975年
  • 1977年1977年
  • 1978年1978年
  • 1980年1980年
  • 1981年1981年
  • 1983年1983年
  • 1985年1985年
  • 1987年1987年
  • 1988年1988年
  • 1992年1992年
  • 1993年1993年
  • 1994年1994年
  • 1995年1995年
  • 1996年1996年
  • 1997年1997年
  • 1998年1998年
  • 1999年1999年
  • 2000年2000年
  • 2001年2001年
  • 2002年2002年
  • 2003年2003年
  • 2004年2004年
  • 2005年2005年
  • 2006年2006年
  • 2007年2007年
  • 2008年2008年
  • 2009年2009年
  • 2010年2010年
  • 2011年2011年
  • 2012年2012年
  • 2013年2013年
  • 2014年2014年
  • 2015年2015年
  • 2016年2016年
  • 2017年2017年
  • 2018年2018年
  • 1950年3月5日1950年3月5日,温州市灰桥陡门工程开工。这是解放后温州第一个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建立后瓯江流域兴建的第一座中型水闸。
  • 1952年7月3日首次成立“温州专区防汛防旱指挥部”,专员李荣村任主任,军分区曾旦生副司令员、地委农会戴尚义任副主任。
  • 1954年12月14日成立温州专署水利局。吴骏祥任副局长,主持工作。
  • 1956年1月温州第一座小型水电站(装机28千瓦)——瑞安仙岩水电站开工。同年12月,全区第一座软土基础上筑坝的瑞安桐溪水库开工兴建。
  • 1957年12月温州第一座中型水库——乐清县白石中型水库开工兴建。
  • 1958年1月10日至4月20日全区治水群众运动出现高潮。日出勤水利民工87万人。是年投放水利建设劳力4519万工,完成工程土石方量3500万立方米,奠定温州现代水利建设基础。
  • 1959年11月7日地委成立“温州专区治山治水指挥部”,又召开全区广播大会,动员全民参加兴修水利运动。同年11月28日,乐清县福溪中型水库开工,首次试验“定向爆破筑坝”成功。此项技术成果荣获水利部奖状、发奖励金10万元。同年12月,白石溪治理开发主要工程之一的乐清县钟前中型水库开工兴建。
  • 1960年5月地委决定成立“浙江省温州专区水利水电工程队”,王洪祥任队长兼党委书记,宣布专署水电局与水电工程队合署办公。
  • 1961年1月13日温州地委决定,成立瑞平塘河治理委员会。实施瑞平塘河水系全面规划,综台治理。同年2月,瑞平塘河排涝主要工程之一的南码道中型水闸工程开工兴建。
  • 1962年冬瑞安县金河水库灌区4000亩水稻田科学灌溉实验取得成效。当年水稻获得了大面积丰产,比常年增产5 2%。通过鉴定评比,荣获国务院奖状。
  • 1963年2月12日地、县委审议批准《平阳南港治理规划》:上游续建桥墩水库;中下游疏浚拓阔横阳支江,河口建大型朱家站水闸。达到“上蓄中疏下泄,旱涝洪潮兼治”。
  • 1964年5月12日专署农办确定温州沿海平原堤塘、水闸、水库,按水系实行统一管理新体制,上报省水电厅审核同意实施。
  • 1965年茅竹岭隧洞开工建成,洞长370米,洞径2 .7米×3米,隧洞出口开引河400米连接永强塘河。从此永强河网沟通温瑞塘河水系。
  • 1967年5月治理虹桥平原排涝主要工程之一的乐清县红卫陡门建成。
  • 1970年3月30日温州地区革委会成立“瓯江翻水站工程指挥部”。温州市和瑞安县受益区联合兴建瓯江翻水站,补充温瑞塘河水源。9月22日,瓯江翻水站曹平岭引水隧洞工程开始施工。
  • 1972年12月16日朱家站水闸代表郑克想,赴北京出席全国水利管理会议。
  • 1973年6月26日地委决定成立温州地区水利局,任命吴骏祥为局长。同年12月27日,柳市水系治涝主要工程之一的乐清县慎江水闸开工兴建。
  • 1975年朱家站水闸模型与水闸管理经验之图文,在北京农业展览馆的水利馆展出。
  • 1977年温州水文站科研成果:解决观测潮水位进水管被泥沙淤塞的技术问题,被列入国际水文业务综合计划(HOMS)咨询手册。
  • 1978年3月朱家站水闸荣获“全国水利工程管理先进单位”奖状表彰。同年7月,成立温州市水利机井工程队。尔后,瑞安、平阳、永嘉、乐清等县相继成立县水利机井工程队,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 1980年1月温州地区水利学会成立。同年9月至11月,全区各县配备乡水利员建制。省水利厅核定温州地区:“乡水利员”481人。
  • 1981年1月建立“温州市水利电力局”。
  • 1983年7月14日至16日水利部、省水利厅,在温州举行“瓯海县国营三溪机电灌溉站节能试点验收”会议。由水利部组成验收评定委员会,作出了验收评定结论,三溪站节能试点技术改造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1985年1月洞头县龙潭坑水库—海岛第一座双曲拱坝建成。
  • 1987年6月9日鳌江志编纂领导小组,对鳌江源头进行实地勘察,搞清了鳌江源头在文成县桂山乡桂库地方。10月16日至18日,飞云江志编纂领导小组,对飞云江源头进行实地调查,搞清了飞云江源头在白云尖西北坡坑漈地方。
  • 1988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实施。全市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宣传、学习、贯彻《水法》,实施依法治水。同年10月4日,市政府举行第21次常务会议,审议批准:温州市水电局为温州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 1992年8月18日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发《温瑞塘河水域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温政[1992]25号)。
  • 1993年5月13日省水利厅下发《关于温州市市级河段划定意见的批复》(浙水政〈1993〉38号),同意温瑞塘河主河道等34条河道为温州市市级河道。
  • 1994年8月21日17号台风在瑞安梅头登陆,大风、大雨、大潮造成百年未遇的严重灾害。全市水利系统广大职工在这次抗灾斗争中,日夜坚守在岗位,格尽职守,不怕牺牲,3名水闸管理员以身殉职,41名受伤。
  • 1995年12月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九五’期间加强水利工作和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
  • 1996年9月23日省政府以浙政发(1996)169号文件,表彰全省第二届水利“大禹杯”竞赛活动优胜县(市、区)。瓯海区获得全省最高荣誉奖“金杯奖”。
  • 1997年11月1日温州跨世纪发展工程、全省迄今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飞云江截流成功。
  • 1998年8月31日市政府颁布实施《温州市水资源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第24号令)。
  • 1999年8月3日市政府颁布出台我市第一个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性文件《温州市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市人民政府第37号令),这是我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依法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的重要标志。同年12月13日,为掀起我市新一轮海塘建设高潮,坚决打好百里海塘建设大决战,向海塘全线闭合冲刺,市委、市政府在瓯海永强堤塘隆重召开了百里海塘建设大决战誓师大会暨水利工作会议,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共600余人参加了大会。这是温州市水利建设史上规模最大、规模最高的一次会议。
  • 2000年温州市区江滨路1 57公里的防洪工程顺利开工,一期工程1.56公里投资近1.5亿元,平均每公里1亿元,标志着我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 2001年5月8日《温州市水利现代化建设纲要》由市人民政府以温政发〔2001〕61号文件颁布实施。同年9 月17 日,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厅、水利厅批复确认瑞平灌区南码道、江溪、宋家埭、乔里、塘头、江上、江浦、垟头、岩头、沙洲垟等10座水闸为防洪除涝、农田排灌骨干工程,划为甲类项目,10座水闸共同承担瑞平平原挡潮、排捞、御潮、蓄淡、灌溉任务。这是浙江省第一个确认已建水利工程为甲类工程项目。同年10月25日,温州市被评为浙江省第七届“大禹杯”小流域治理和河道整治先进单位,乐清市、瑞安市也分别获得“大禹杯”滩涂围垦建设和水库除险加固单项奖。同日,温州龙湾区、苍南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海塘建设先进集体。同年11月,根据《温州市机构改革方案》,温州市水利水电局更名为水利局。
  • 2002年7月1日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颁发了《温州市防洪预案》,该预案详细规定了从信息发布、防汛调度、组织指挥、抢险救灾、部门职责等一系列关键环节,可操作性强。该预案的颁布执行,标志着我市防汛指挥和抢险救灾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 2003年8月7日上午7点32分,温州海运公司“温海水供”1号船驶离温州军分区码头,将珊溪水送到元觉乡状元村。这是今年我市遭遇重大旱灾以来的首次向海岛运水,也是洞头首次成功实施陆地调水。
  • 2004年2月16日国家水利部以水人教〔2004〕35号文件下发,表彰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水利局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年7月,市水利局编制了《瓯江采砂管理手册》,规范瓯江采砂管理工作。同年8月3日,市政府以温政办(2004)148号文颁布实施温州市水文事业发展规划。
  • 2005年11月6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作和防洪能力建设的意见》(温委发[2005]116号),提出:“十一五”期间,全市要大力实施防洪保安生命线工程,举全市之力,大干5年时间,投资100亿元,建设50项重点防洪工程(简称515防洪保安工程)。同年11月11日,温州市获浙江省第11届水利“大禹杯”滩涂围垦先进单位。
  • 2006年1月5日楠溪江供水工程于在永嘉县渠口乡隆重举行开工仪式。楠溪江供水工程是我市跨区域的供水工程,是浙江省的大型引水调水工程之一。同年5月8日,市政府以温政发(2006)48号文批准成立温州市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该局是直属市政府管辖正县级纯公益类事业单位。同年9月,市人民政府同意温州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该公司性质为国有企业。组建温州市水利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水利投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 2007年制定出台《关于市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简化审批和验收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原由市里审批的各项审批权、验收权能下放的一律下放到县里或项目业主,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了工作效能。
  • 2008年8月4日市水利局出台《温州市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评审办法》,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水利标化工地创建活动。
  • 2009年2月20日市水利局出台《温州市中型水库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工作。同年6月15日,温州市水利系统率先在全省开展基层水文测站标准化建设。同年6月26日,洞头陆域引(供)水工程建成通水,解决洞头13万人吃水难问题,结束了海岛洞头人民千年“靠天吃水”的历史。同年12月底,圆满完成全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24家水管单位通过市级验收和省级复验。苍南县被评为全国水管体制改革先进集体。
  • 2010年4月12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5年内重点实施34项重点防洪减灾工程。同年10月28日,珊溪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省发改委主持的竣工验收。其建成以来,充分发挥了灌溉、防洪、供水、发电、生态等各方面功能。该项工程投入试运行10年间,累计发电39.6亿多度,城市供水13.17亿吨,生态环境用水6.79亿立方,惠及人口近500万人。
  • 2011年温州市第一次荣获浙江省水利最高奖——“大禹杯”金杯奖,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隆重表彰。
  • 2012年全市水利投资首次突破80亿大关,上级补助资金再创新高。同年,全面实施河道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河道长效管理迈出可喜步伐。同年,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江”河流治理项目列入国家独流河流治理计划。
  • 2013年全市水利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超出台州、嘉兴、湖州三市水利投资总和,列全省第一。同年10月,全面启动美丽浙南水乡,引领全省“五水共治”。同年12月,《温州市水利工程物业管理暂行办法》和《温州市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合同示范文本(试行)》在全省率先颁布。同年,珊溪水源保护工作荣获全国“2013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首。
  • 2014年水利部下发通知,正式确定温州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同年8月4日-6日,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5家中央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组成联合采访记者团探访温州“大水缸”——珊溪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同年,我市9个项目喜获2013年度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在全省独占鳌头。
  • 2015年温州市水利局被国家人社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被命名为浙江省文明单位。同年,温州鹿城区瓯江治理一期工程Ⅱ标段、苍南朱家站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荣获“全国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8月2日,人民日报刊文点赞温州探索水源地保护新模式:保护“水缸”不断“财路”。同年,省水利厅公布2015年浙江省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名单,我市又一次在全省独占鳌头,11个河道生态建设项目名列其中。同年,“亲近水源地 爱心献库区”节水护水系列公益活动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 2016年8月乐清中雁荡山水利风景区、永嘉县黄檀溪水利风景区获得“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温州实现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零突破。同年,“亲近水源地 爱心献库区”节水护水系列公益活动荣获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优秀项目奖。同年,率全省之先出台温州农水标化管理实施办法,建成全省首个标准化示范水厂;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红、黄、绿三色管理,9座国家级标准化电站为全省最多。
  • 2017年温州市捧回2017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大禹鼎。同年,水利审批获全市“最多跑一次”最佳典型案例之一,“浙江样本 温州经验 苍南标准”还登上12月14日《中国水利报》头版头条。研究出台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意见, 500万人大水缸的保护工作进入巩固提升新阶段。
  • 2018年12月我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和省政府的验收,为我市再添一张“国字号金名片”。同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引入并探索创新建立堤防灾害保险机制,实现5~7天内修复资金快速到位。同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3.0版本。同年,我市成功创建市级美丽河湖17条, 3条市级美丽河湖获评省级美丽河湖称号,获评条数全省领先。在创建过程中,出台全省首个专门用于规范乡村河道治理的文件《温州市乡村河道治理指导意见》。

水库 堤塘 水闸 河道 围垦 农饮水

  一名水利人,一生水利情。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无数水利人不忘初心,围绕大局、脚踏实地、服务人民,与温州水利事业同成长、共奋斗,用青春实现自我价值。水利也与民生息息相关,从防汛安全到安全饮用水,从生产用水到生态与环境,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作为这时光长河里的亲历者、见证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水利记忆”。欢迎在“我的水利记忆互动馆”里上传照片、故事和感悟,分享你的动人故事。

上传属于你的水利记忆

水利记忆选登

COPYRIGHT © 温州新闻网 版权所有温州市水利局 温州新闻网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