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老人成温州首例夫妻遗体捐献者
温州网讯 在11月14日举行的“医路彩虹,启荣光行”遗体捐献志愿者家访故事分享会上,有关人士讲述了3位遗体捐献者的故事,其中章克光夫妇是温州市首例夫妻遗体捐献者。
他认同并追随老伴捐献遗体
“人都是要死的,我老伴这样作贡献挺好的,人就是要作贡献,所以我也要捐。你们也要记得去作贡献啊。”这位老人叫章克光,他的老伴叫陈翠茶。章克光老人决定捐献遗体时说了这番话。
章克光夫妇都曾是革命老兵,他们在部队结识、相爱、成家。章克光是永嘉人,生于1929年,1949年赴浙南游击区成为游击队文化教导员。解放后,先后在浙江省军区、温州军分区任职。1985年12月离休。陈翠茶是瑞安人,生于1934年,15岁时参加浙南游击纵队干训班,在兄长的指引下参军入伍。1986年离休。工作之余,他们热心公益,不求回报。陈翠茶老人曾说,她在平日看报时了解到我国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正面临巨大缺口,便决定捐献遗体。
2019年1月,陈翠茶老人患病离世,遗体捐献给温州医科大学。3个月后,章克光老人也患病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的他身体虚弱,却执意要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亲笔签字。在老人看来,捐献遗体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几个月后,章克光老人辞世。遵其遗嘱,他的遗体被捐献给温州医科大学。至此,这对老人成为温州市首例夫妻遗体捐献者。
今年59岁的章飞云是陈翠茶和章克光的二女儿,在父母最后的时光里,她一直陪伴左右。她说,对于父母亲捐献遗体的决定,她起初是不理解的,但是尊重、支持他们的决定。父母时常教导子女要先顾大家,才能有小家。父母这种看淡生死,为社会发挥最后一点光热的品质,让她非常感动。
她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
上月6日,与急性白血病抗争两年多的衢州姑娘林紫荆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程。而她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捐献遗体。
用命运多舛来形容林紫荆的身世,一点也不为过。当她只有6个月大时,母亲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2岁时,她失去了父亲;16岁,相依为命的奶奶也去世了。从此,林紫荆便寄养在姑姑家中。在长辈眼中,林紫荆是一个乖巧懂事、自立自强的孩子,大家不遗余力地创造环境供她念书学习。
2017年,林紫荆考上了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然而,命运跟她开了个玩笑,在新生活来临之际,她被诊断患上M2型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此后的她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坚持完成学业,其间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虽然身患重病,但她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面对困难,她时常安慰自己:“抬头看一看天空,没什么大不了的。”
今年7月,中华骨髓库中一位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与林紫荆的造血干细胞配型高度匹配。但遗憾的是,手术筹备期间林紫荆的病情迅速恶化,身体极度虚弱。自知时日无多,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住院治疗的林紫荆多次向医生提出遗体捐献的想法。起初家人们并不支持,她在弥留之际多次恳求,终于赢得了家人们的理解,通过温州遗体捐献接收站捐献了遗体。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陈伟
本文转自:温州网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