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风雅墨池坊,千年东瓯王,墨池历史文化街区“五一”期间全新亮相,快去打卡

风雅墨池坊,千年东瓯王,墨池历史文化街区“五一”期间全新亮相,快去打卡

温州三十六坊 2023-04-27 09:44:11

风雅墨池坊,千年东瓯王。4月28日,墨池坊、墨池公园、东瓯王庙经过9个月的改造提升将全新亮相。

△墨池坊民居

墨池坊一带,是温州古城瓯越文化重要核心区。墨池坊是北宋温州知州杨蟠规划的三十六坊中,最脍炙人口的坊巷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千年名池墨池是历代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相传书圣王羲之曾在此临池洗砚。明清时期,墨池坊有玉介园、瓯隐园等名园,曾是镇台衙门、瓯海关监督府等所在。这一带还建有纪念温州人文始祖驺摇的东瓯王庙。

经过此次改造提升,墨池公园重点梳理提炼了王羲之、谢灵运、冒广生等人文先贤文化,打造了“一园六景”文化景观。尤值一提的是,东瓯名贤广场(原东瓯王庙广场)经过修整,与墨池公园连成一体,展示东瓯人文始祖文化轴线。

五一期间,墨池公园还将举办系列展示活动,三十六坊君带您先睹为快。

01

瓯隐寻踪

瓯隐园为民国名士冒广生的居所。冒广生对温州文化事业发展深有影响,他把温州南戏和永嘉学派的学术合称为“二霸”,彰显了南戏的历史地位。

△瓯隐

门口匾联“瓯隐”二字,出自晚清剧作家、诗人,“花信楼主人”洪炳文关于瓯隐园的描写,书法家张如元先生书。门口楹联为:华盖东瞻,想跨鹤仙人,九转炼丹成矣;墨池西指,问抚鹅道士,六朝遗迹湮无。此联概括了瓯隐园的地理方位、历史典故,由冒广生亲题于瓯隐园,今人书法家何元龙先生书。    冒广生,江苏如皋人,也是瑞安黄家黄绍第的女婿。民国二年(1913),冒广生出任瓯海关监督。因玉介园旧址就在瓯海关关署东侧,所以他修葺园内屋舍,以作关治文书之所。后来,冒广生又重新营建园林之胜,取名为“瓯隐园”以作居住处,取书斋名为“疚斋”。园内曲径通幽,有山有池,有台有阁,有亭有榭,还有“王谢祠”“诗传阁”“秋爽台”“藏春洞”“苍雪径”等多处胜迹佳景,全园以水为胜。

冒广生还在关署西首建造“后戏彩堂”和戏台,常聘请戏班演出,迎母亲来安度晚年。1915年,他又建“永嘉诗人祠堂”,以祀谢灵运以来历代诗人及宋代以来郡人之能诗者。

02

右军洗砚

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墨池,在墨池坊,王右军临池洗砚于此。”明代温州进士叶式在《墨池记》中写到:“右军刺温,多惠政。政暇,辄复临池以适其情”。这便是“墨池”的由来。

△墨池

温州山水,让晋代大书法家、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王羲之流连忘返;传说王羲之曾在这里临池洗砚,每当春天来临时,蝌蚪滋生,人们便能在池中看到墨点。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也曾慕名到此,写下“墨池”两字挂于池上。两位大书法家为同一处“墨池”留墨,难能可贵。

03

玉介遗风

园林是文人雅士平衡庙堂之劳、寄情山水之间的媒介。明代,这是成为温州名园之首玉介园所在。玉介园为英桥王氏王叔果、王叔杲兄弟所建,初创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万年五年(1577)落成。该园占地约十亩,遍植松竹槐柳、橘柚兰芙,因介在华盖山麓太玉洞天之西而取名玉介园。明代状元、著名学者焦竑曾亲至目睹,品评其为“擅一方之胜”。

△玉介园文化展示馆

玉介园门台楹联:诗书执礼;孝弟力田。意为只有读书才会遵守礼节,自觉做到孝顺父母尊兄爱弟,安居家园,务农耕作。

“最景园”是明代玉介园的橘园,取自苏东坡的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明代此处多种植橘树,又称橘圃。说起来,世界上第一部柑橘类专著——《橘录》就诞生在温州,由南宋温州知州韩彦直所著。唐宋元明清以来,温柑皆为朝廷贡品。

04

戏彩娱亲

墨池公园园中有院、院中有亭,最有名的亭子就是“戏彩亭”。“戏彩”取自二十四孝中有老莱子戏彩娱亲的故事。温州历史上曾三次兴建戏彩堂:

△戏彩亭

最早“戏彩堂”,是北宋温州通判赵?迎养其父赵抃在郡署建造的。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谥号“清献”,衢州人。赵抃有“铁面御史”之誉,是“包青天”的原型之一。赵抃入住后,作诗赞云:“我憩堂中乐可知,优游逾月竟忘归。老莱不及吾儿少,且著朱衣胜彩衣。”北宋文学家苏辙特意为赵抃父子写了一首《寄题赵?承事戏彩堂》。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时任温州府同知梁恭辰,仿照赵?的做法,迎其父、楹联学开山之祖梁章钜来温就养,亦筑“戏彩亭”一座,作为演戏娱亲之用。梁章钜亲自为戏彩亭写下一副对联:舞彩又成亭,故事远惭清献德;逢场凭作戏,正声合补广微诗。

▲冒广生(右一)与家人在瓯隐园合影。

民国二年(1913),瓯海关监督冒广生,在关署西侧建“后戏彩堂”,将其老母从如皋接来孝养。温州地方昆剧班“新同福”“新品玉”和京班“翔舞台”等均曾在此演出。“后戏彩堂”两旁也有一副对联:底事干卿, 风吹皱一池春水;多情笑我, 浪淘尽千古英雄。根据冒广生与家人在瓯隐园合影,建筑单位重新还原了戏彩亭,来记录这段前尘往事。

05

王谢风流

温州自建郡以来,为太守者多有名贤。王羲之与谢灵运可以说是温州两个最重要的文化记忆符号之一。书圣王羲之不止留下了墨池,还留下五马街、富览亭、百里坊等众多的逸事遗踪,影响深远。而谢灵运在温州开创了山水诗派,使温州成为了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永嘉山水名传一时。

△王谢祠

明弘治年间,温州郡守文林在墨池坊建右军祠,后毁于飓风。明嘉靖十三年(1534),温州知府龚秉德在华盖山下建立王谢祠,合祀王羲之与谢灵运。万历八年(1580),王叔果、王叔杲兄弟重修。至民国时期,冒广生建瓯隐园时,在西入园门数百步再次建了王谢祠五楹,以祀前郡守王羲之、谢灵运。

此处根据“风流太守忆王郎,经换笼鹅字字香”、“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等诗词典故,创作了王羲之与谢灵运的场景雕塑。

五一期间,墨池公园文化驿站将举办“翰墨风流冠古今”王羲之与温州故事主题临展。

06

东瓯华表

墨池公园尽头与东瓯名贤广场的连接处就是东瓯王庙。此次提升重点打造东瓯名贤广场与东瓯三馆,将广场与墨池公园连成一体,展示东瓯人文始祖文化轴线,纪念2023年温州建城2215周年和建郡1700周年。

△东瓯名贤广场

东瓯国是温州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的行政建置,为此后2000多年温州行政区域建置奠定了基础。东瓯王被奉为温州的人文始祖。驺摇善于治理,精勤开发,使东瓯的生产、文化得以迅速发展,改变了瓯人“断发文身”、以蛇蛙鱼蛤为食的落后状况。驺摇对温州早期开发有功,深得民众拥戴,被尊为东瓯始祖。明洪武初年,朱元璋钦定驺摇为汉东瓯王神,世称“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每年三月初八开展祭祀;明成化十三年(1447),永嘉知县文林(后任温州知府)改华盖山西麓东岳庙为东瓯王庙。

整修提升东瓯名贤广场,也是希望重现人文始祖溯源根脉,打造世界温州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东瓯王庙

此次东瓯名贤广场上设立的4根华表经过多轮的制式讨论:华表为六角石柱,由基座、柱身、柱头组成,每根石柱通高约为9米,重约13.5吨,底部基座设九山和海波纹雕刻,寓意瓯居海中和斗城九山;柱身祥云飘绕,柱头设朝天吼,昂首远望对天咆哮,庄严古朴。纹路样式采用汉制,用汉唐线条,更显古朴大气。

△东瓯金石苑

本次改造工程还拆除了东瓯王庙南侧不和谐危房2000平米,对称新建大殿前南侧长廊,并新建“东瓯金石苑”。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新闻中心 编辑:诸葛之伊责任编辑:叶双莲监制:阮周琳
疫情防控一刻不得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