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加成功。《“聚”变十年》将以记者和观察者的视角,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伟大变革,探访这十年来温州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总结十年来温州发展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聚”变十年丨温州交出“三位一体”改革范文

温州网2022-10-10 08:55:00

  2021年瑞安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24元,较2006年增长近5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从2.53降至1.87,优于省定“十四五”目标值。这一组亮眼数据是过去十六年瑞安深耕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最直观、最有力的写照。

  2006年,全国首家集农村金融、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村合作组织——瑞安农村合作协会正式成立,让“三位一体”改革试验在温州率先拉开帷幕。十六年过去了,这场改革助推瑞安乃至温州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合作发展现代农业、奔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一场试验,从瑞安开始

  所谓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即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专业合作社是“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中最基础的单位,通过合作社将个体农户的力量凝聚成一股绳,抱团发展。瑞安马屿篁社索面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之一。合作社负责人林上星说,2006年瑞安农村合作协会牵头,将篁社索面专业合作社和另一家合作社合并,一边发展农业机械,一边教社员新技术,让农民“双手”赚钱,瑞安索面由此打开了市场。

  黄则强也是“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体系建设的亲历者之一。21世纪初,因农户“单打独斗”力量微弱,黄则强联合周边蔬菜种植户、家庭农场,成立了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前几年发展不错,但很快就有了新问题。”黄则强回忆道,当时不少社员想扩大规模,合作社互助担保额度小、风险高,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而社员缺的就是抵押物,于是又出现了合作社金融互助服务。

  随着生产、加工到销售规模的发展壮大,合作社又抱团成立联合社,渐渐的,在政府部门推动下,瑞安各乡镇又成立了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生产、种植、技术、销售“一条龙”服务。

  现在,每到春耕时节,瑞安马屿镇为农服务中心便一片繁忙,有农户请教“庄稼医生”为自己的农作物“切脉”、开“药方”,有农户送来农药瓶和农药袋兑换农资,还有农户咨询购置农资、农具、蔬菜种植等事宜。到了丰收季节,瑞安高楼镇为民服务中心又忙着搭建销售桥梁,收购结对农户种植的农产品,全部包销,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比如毛芋上市季节,高楼镇罗垟村村民林德校在农田忙活,为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在田间地头进行收购,随后送往合作的餐厅、企业、学校等,甚至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交易,多渠道推销高楼的农产品。林德校种植了5亩毛芋,可以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

  在瑞安,像马屿、高楼这样的“三位一体”为农服务中心共有11家,像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合作社有1084家,其中国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2家。它们分布于各个乡镇,打通了农业综合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了较完善的为农服务体系和产业结合模式,探索出了为农服务的“瑞安样本”。

  数字赋能,引领新发展

  随着生产发展,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为农民提供更精准服务?2021年9月,瑞安“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上线了。

  农户只需点点手机,在智农共富平台下单化肥、农药、农机等农资,平台将汇总农资需求信息,汇聚成大订单,直接跟生产厂家议价,普通农户也可享受比批发价还便宜的“出厂价”。瑞安高楼镇为农服务中心负责人胡允祝表示,“在智农共富平台上团购的复合肥,每袋可以节省25元,一吨能节省500元,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

  不仅农资购买有优惠,平台还为农民提供无息贷款。“自己不用垫钱,就能用上更便宜的农肥。”瑞安陶山镇种粮大户曾世寅说,凭着信用,他在平台上申请了36.5万元无息贷款。入驻平台的瑞安农商银行会先行发放贷款,瑞安财政全额贴息,农民只用收成后再还本金即可。

  做农业,关键还是农产品销售。对此,莘塍镇花椰菜种植大户蔡法弟一点也不担心。“依托平台,我们实行订单化种植,产销更精准了!”借助该平台,瑞安把分散在莘塍、汀田等4个镇街的4000多名种植户联合起来,成立瑞安市滨海花椰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规模化打造“组团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价格话语权。

  向农户要数据并非易事,瑞安市滨海花椰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监事长潘孝雷说,有的农户刚开始不习惯记录种植信息,合作社的年轻人就逐一上门帮助。掌握了这些数据之后,就可指导种植、估算产量,避免集中上市,提高议价能力。如今,平台集成272家家庭农场和合作社、3家蔬菜交易市场、2家金融机构,建立原产地智能收购和竞价平台,实现田间与市场的无缝对接。“现在,通过订单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渠道化销售,花椰菜亩均产值翻了3倍,达1.2万元,平均每户年收入达30万元。”瑞安市农合联秘书长李星星补充道。

  从农民的需求出发,试水农业数字化改革。瑞安“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打造了“无忧种田”“无忧销售”“无忧贷款”“无忧补贴”四大场景。据统计,该平台上线以来,已推出28项服务,提供服务4.8万次,为农民节省资金100多万元,授信金额达4.4亿元,农资销售额6904.61万元,有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共富探路,温州交出改革范文

  十六年探路前行,瑞安农村“三位一体”改革从过去“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生产供销信用合作”的1.0版,发展到“涉农资源大整合、为农服务大提升、富农产业大融合”的2.0版,如今,正聚焦“一体化、现代化、数字化、共享化”探索3.0版本。

  日前,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名单公布,确定四大类别、共计29个试点。其中,“成果展示类”试点5个,瑞安“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激发强农富民新活力”榜上有名,且为温州唯一入选县(市、区)。

  十六年,农村“三位一体”试验从瑞安开始,又在温州这片改革热土上被不断实践和创新。苍南通过引入国内番茄育苗龙头企业,与番茄主产区马站镇的59家农民合作社、131家家庭农场和1513家种植农户结成产业联合体,通过标准化种植、订制式生产、品牌化销售,并抱团争取“番茄贷”、番茄价格指数保险等优惠便利,亩均产量增加2000多斤,农户年人均增收6300元;文成积极探索以侨乡特色文化为主题,采用“结盟抱团”方式,打造了“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侨家乐”旅游新业态,目前“侨家乐”已成为区域性网红热词,并成功跻身全省三大民宿品牌之一;泰顺探索中蜂“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从小小的蜂蜜中酿出“大产业”,截至2021年末,全县中蜂养殖规模达22000箱,产量220多吨,蜂业综合年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永嘉仙桂农业联合社由15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基地规模达3.2万亩,带动全县10个乡镇的6000多社员农户年人均增收近5000元……

  如今,温州秉持“农有、农治、农享”理念,推动组织大联结、生产大联结、产业大联结、市场大联结、利益大联结等“五大联结”,形成“1个市级农合联+11个县级农合联+133个乡镇农合联+52个产业农合联”组织体系,构建了全省会员规模最大的农民合作组织体系,建成现代为农服务中心46家、农村各类服务站点近1000家,服务能力覆盖温州各大农业主产区。

  温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六年来,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带动我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88:1缩小到1.94:1,“三位一体”改革成为温州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小农户增收致富最根本最有效的动力引擎。

监制:阮周琳|策划:叶双莲|记者:鲍苗苗|编辑: 鲍苗苗

“聚”变观察员

我是农村出身,是农民的孩子,父母几十年地里的耕作让我看到了农民的艰辛。这其中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有农业技术、资本、生产原材料的因素制约,也有作物市场渠道的问题。农民抵抗风险能力小,收入低且不稳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造成新的农村问题。

而瑞安农村“三位一体”试点的十六年间,从1.0、2.0、3.0 各个版本的迭代,从规模化生产,到生产资料的大整合,再到数字化共富平台的来临,不仅见证了现代农业的变迁,更是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共奔小康的有效实践。

温州地区受地理环境和生产资料影响,又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红利的推进,农业和其他工商业的比重差距日益凸显。农村和城市发展不均衡,一产、二产、三产之间的不均衡也较为明显,农业短板较为突出。

回看农村“三位一体”试点实施的十六年,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翻番,各县(市、区)的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品牌农产品不断涌现且占据一定市场规模,农村风貌发生大变样,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这是试点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绩,是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的重要助推器,值得点赞!

——白洪鲍温州市人大代表、市民网络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