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变十年丨校地融合,一场赋能共生的“双向奔赴”
2022年9月,一座以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造的溪东桥为创作原型的泰顺廊桥模型,从温州启程,跨越万里,递交到美国肯恩大学校长拉蒙·瑞博列特的手中。这座廊桥也折射出了温州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温肯学子将泰顺廊桥模型交接给美肯校长拉蒙·瑞博列特。
这十年来,温州高等教育迎来快速发展,无论是在温高校的数量,还是办学规模、办学成果,都迎来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在温高校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地方发展水平,打造高端产学研平台,努力写好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大文章,逐渐成为温州这座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技术的孵化器、人才的蓄水池。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办学之路,这十年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月17日,温州大学成功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这标志着,温州大学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学位授予体系,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迈上了崭新台阶。至此,我市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数量跃升为全省第二。
温州大学迎来了首批共7位博士新生,就读于该校化学与材料学院的化学专业。
这十年来,温州肯恩大学引进美国肯恩大学优势专业,设立了人文学院、商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理工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等四大学院21个本科专业(含方向),获批8个外国硕士和3个外国博士培养专业,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
这十年来,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温州首位“本土院士”;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双高计划”;温医大阿尔伯塔学院成为全国首个聚焦临床医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如今的温州,共有全日制普通高校11所,省重点建设本科高校2所,其中本科院校6所、高职院校5所,共有在校生14.8万人,另外还有成人高校1所,高校在校生人数稳居全省第三,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12个,位居全省第二位,成为了全省四大都市区高等教育重点区域。
可以说,这十年,我市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持续优化,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这十年打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通道
高校和产业需要怎么样结合,才能让本土产业走得更快?
为此,温州医科大学率先破题。锚定争创国家“双一流”高校的目标,温医大聚焦生命健康领域,走出了一条以眼视光学、药学为突破口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再以特色学科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道路。
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举行研讨会,更好推动眼视光领域向纵深发展。
2021年4月,温州理工学院挂牌成立。在一年多的办学实践中,温州理工学院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瞄准关键核心领域,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培养温州紧缺产业人才,新增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7个符合温州经济发展的新专业。
2021年,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多家区域龙头企业建立浙南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立足新产业和新经济对新工科人才的新需求,开展了“场景主动感知与目标运动状态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前沿领域研发。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等作为本地职业院校,更是紧扣“5+5”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学院专业设置,不断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融入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融入温州大都市区和产业集聚区办学,政校行企联动打造“东西南北中外”分布式办学新布局,“一校区一模式”激发强劲新动能。
温州是创新创业的热土,商业气息浓厚。2022年,温州商学院新增创业管理本科专业,致力于培养数字经济时代创业者和具有全球视野的职业经理人。
一张张“成绩单”,一串串喜人的研究硕果,即是最佳的证明。前不久,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其中,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在温高校再获国家级金名片。
此外,温州还推出培育建设高校市级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基地、特色优势专业三大行动,并常态化举办高校产教融合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会,打通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取得显著成效。
这十年来,在温高校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助力温州产业提质增效,为温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城市能级,这十年是一场赋能共生的“双向奔赴”
苍南是农业大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常年位居温州市第一。9月16日,苍南县政府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建立苍南县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苍南县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地合作已有“前缘”。早在2010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就曾派出“番茄专家”宰文珊作为科技特派员服务苍南。十多年来,宰文珊培育出了“苍南越冬番茄”品种,并为当地培育了科技型企业、研发中心、扶贫专业合作社等众多省级单位。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宰文珊指导病虫防治。
不仅仅是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城市能级提升。温州大学与文成县开展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合作、侨益法律保护研究合作,助力文成县乡村振兴教育和侨益法律保护;温州医科大学主动承担起瓯江实验室、“中国眼谷”、“基因药谷”建设任务;温州商学院与温州设计集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以共建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互派师资交流、人才招聘、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
这十年,温州以产业重大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协同发展,主动对接温州产业转型和企业市场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衔接。支持高校立项建设市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实施高校科研人员“十百千万”专项助企行动,2021年,高校共有354名博士、教授联系服务288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市属高校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366项,科研经费到账约1.5亿元,技术成果转化133项。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校地融合,催生着温州城市能级提升、产业迭代升级、创新活力涌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温州正全力打造高等教育高地,为温州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撑。
“聚”变观察员
这十年来,温州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发生历史性的变革,温州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这个成就与变革的典型缩影。作为一名高教领域的工作者,感受颇深。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如今的大学,不再关起门来办学,更多的是打开大门,主动交流,与地方、产业相融合,共同发展。
事实上,高等教育质量好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把高等教育办好了,产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当前,温州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加速、区域一体化全面推进的发展机遇,急需强大的智力支撑和高精尖的科研平台。欣喜的是,我们看到了在温高校积极投入到地方发展的洪流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可以说,温州高等教育是温州教育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温州市打造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在专业设置方面,建议通过调整、扶持、转设等方式,重点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积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新兴专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专业,调整市场需求过剩的专业,促进“错位发展、有序竞争”。在人才培养方面,建议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产业大军,同时更加重视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开展国际课程教育,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为温州企业走向国际化增加更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