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夹缬出“彩”的启示
入夏以来,浙南最大染色红花种植基地——红色植物染料“浙红花”,陆续被制成圆饼。因为这些原材料的注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夹缬,增添了红黄绿色系,蓝夹缬升级为“彩夹缬”。
红花饼制作 孙凛 摄
从蓝夹缬到彩夹缬,一字之差,万千之别,留下的非遗传承话题,更是颇有启示。
浙红花 陈浩 摄
(一)
夹缬,也称夹染,是中国最古老的印染技法之一。夹缬始于秦汉时期,大唐皇帝曾经将其作为国礼,馈赠给各国遣唐使。唐诗“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便是极形象的描述,彩色夹缬主要有红、蓝、黄、绿四色,分别用红花、蓝草、槐花、鼠李等植物染料染成。
到了宋代,复色夹缬只能为宫廷所用,禁止在民间流通,夹缬被迫趋向单色。进入元明后,工艺相对简单的油纸镂花印染风行中原,彩色夹缬慢慢绝迹,只有蓝夹缬在浙南地区保存下来,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地区辐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缬是温州婚嫁必备之物。“方夹被”“双纱被”“敲花被”“大花被”等美丽称谓,都是夹缬别称。它以靛蓝(南板蓝根茎叶所制)为染料,目前留存的纹样,以晚清至民国时流传的昆剧、乱弹、京剧等戏文内容为主,花鸟虫兽等吉祥图案为辅。
图源:温州文旅资讯
温州蓝夹缬技艺于2011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瑞安两名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黄其良和王河生,分别以花版雕刻技艺和靛青染制技艺闻名,多年如一日,在创新中传承。
对传承的执着,终于有了“出彩”的一天。这一天,来得那么巧。
2019年,温州大学教师在一寺庙中发现濒危的浙红花种子,委托王河生培育。2022年4月,温红花在瑞安马屿、平阳坑规模试种成功,浙南地区最大的染色红花种植基地由此建成。
浙红花 陈浩 摄
红花的成功种植和试用,让淡出温州一百多年的红花染得以“重出江湖”。两位非遗传承人携手,多次试验后,失传已久的彩色夹缬染制技艺得以重现。同比例复原的唐代彩夹缬作品《绀地花树双鸟纹》,荣获浙江省博物馆文创大赛金奖。目前,原件收藏在日本正仓院。
(二)
从蓝夹缬到彩夹缬,貌似只是色泽和工序的变化,实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市场化蜕变。短短10年,蓝夹缬完成从濒危到传承发展的弯道超车,其活下去且能活好的秘笈在哪?
走出去,让非遗活下来。几年前,为顺应文旅市场及学生群体需求,蓝夹缬非遗传承人自筹资金建成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承接最短1天、最长3个月的有偿个性化定制培训,传承人在教学过程中创作的夹缬作品一销而空。目前,这家民间博物馆年均销售额达100多万元,2021年、2022年更是超过250万元。今年4月被评为首批省级非遗工坊。
同时,当地以展为介,充分用好国家、省级展示活动等高端推介资源。蓝夹缬产品因此先后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大赛银奖、义乌文交会工艺美术金奖等。这些“走出去”的举措,大大提升了蓝夹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搭上国潮风,让非遗走进生活。瑞安在忠义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五年免租,持续向大众推介蓝夹缬技艺;蓝夹缬博物馆与多家高校合作,开发出服饰、箱包、挂饰等115种非遗衍生产品,老手艺跨界创新,吸引年轻的消费者。
图源:温州人APP
借道新媒体,让非遗产品网上爆红。一批年轻人发现了夹缬之美,投身非遗保护和传承中。平阳坑的马虢、夏怡夫妇,潜心四年研究彩色夹缬工艺,先后复刻成功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鹿草木夹缬屏风”及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的晚唐五代时期“花卉纹夹缬经幡风”等彩色夹缬作品。
复原的多彩夹缬《鹿草木夹缬屏风》 图源:温州日报
眼下,夹缬技艺正在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合作,共同研发失传几百年之久的彩色夹缬作品《对马》、团花《双鸾》等。
在现代轻纺业和印染业飞速发展的当下,一度被称为“走失的记忆”的蓝夹缬,在创新中复苏,在绽放中立命。
(三)
无论蓝夹缬还是彩夹缬,这一路走来,都遵循着一个基本诉求:活下去并活出精“彩”。
今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也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保护非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向国际友人介绍蓝夹缬和彩印染 夏盈瑜 摄
首先,政府为非遗保护托底。在民间,还有许多像蓝夹缬一样的珍贵技艺濒临消亡。它们的传承,仅靠单个人、单个家庭或群体的民间自觉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做好托底保护。
其次,多方合作助力非遗找出路。老一辈的技艺,如何得到新生代的认可?年轻人自有年轻人的喜好,只有搭准他们的脉,才可能被认同并带来聚集效应。建议让非遗传承人和美术大师、一流青年专家团队、各工艺实验室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集聚效应和组织平台作用,创作符合新时代新场景的新经典作品。
再者,数字化平台要为非遗作推介。近年来,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AI等前沿技术,传统文化的网上弘扬,掀起一波小高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哔哩哔哩上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总数达到1.36亿,抖音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数量超过1.4亿,快手的非遗内容创作者已超1500万,覆盖了96%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泰戈尔说:“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的时代土壤里播种。”也就是说,所有的非遗,都必须在不断继承和发扬中赋予新的内涵,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考点见闻:有考生担心考试没精神,喝两口红牛提提神
社会06-08
-
一体化瓯江滨江景观带有了新进展 预计6月底开工建设
社会06-08
-
温州《2023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录》发布,涉及家政类培训机构超70家
社会06-08
-
浙江省博士创新站公布 温州四家建站企业成功入选
社会06-08
-
瓯江实验室团队研究成果首发《Nature》
社会06-08
-
送上科技锦囊破解技术难题 百支科技轻骑队服务万企强创新
社会06-08
-
温州茶叶如何念好“新茶经”?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议
社会06-08
-
龙湾开展“红色星期天”活动 让“一老一小”共享红色温暖
社会06-08
-
“声”动京城的背后
社会06-08
-
明代文学家焦竑与一温州推官师出同门 他们在江心屿曾有一段感人的送别故事
社会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