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进博物馆 温州小学、幼儿园的科学课可以在这里上
温十七幼幼儿用自制打蛋器尝试在水中打泡泡。潘舒畅 摄
新落成的“温州之光”能源博物馆外观。潘舒畅 摄
温州网讯 把课堂搬进博物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近日,两堂别开生面的STEAM课程,在新落成的温州能源博物馆举行。近百位来自我市小学、幼儿园的科学教师、教研员齐聚一堂,就如何在博物馆开展科学课、如何利用馆藏资源让课堂教学更丰富等话题进行教学研讨,碰撞思维火花。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当前,全国上下正大力推进科学教育,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更好地服务科学教学,显得至关重要。此次活动的所在地——温州能源博物馆,依托东屿电厂原有工业厂房和工业遗存改建而成,通过实物展示、互动多媒体与场景模型,让市民零距离触及能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温州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的布局、案例和发展愿景。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施昌魏表示,此番把课例展示、教学研讨搬进博物馆,就是发挥博物馆育人功能,实施馆校融合的探索和尝试。
当天上午,两堂妙趣横生的STEAM课程令在场嘉宾脑洞大开:温州市第十七幼儿园教师赵素心带领大班幼儿,利用乐高积木制作打蛋器,探索如何让打蛋器加速、打出更多水泡;温州市南浦小学教师叶庆华就地取材,围绕能源博物馆中能源相关话题,带领六年级学生开展“绿色能源黑科技——零碳小屋”的深度探究,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借助博物馆资源,可以让晦涩难懂的科学原理变得更为直观,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聆听了博物馆里的科学课,温州市实验小学科学教师林雪瑶如是感叹。
在经验交流环节,温州市第三幼儿园教师林奇艳针对幼儿园STEAM活动材料投放进行了经验分享,提出如何使材料多样性、趣味性、分层性和挑战性的多种方法;温州道尔顿小学教师刘西蒙分享了《基于工程思维的STEAM教学设计与实施》;温州市百里路小学教师胡志勇结合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模型对两节课堂进行观察分析。
如何让博物馆的科学课更有趣?施昌魏表示,未来将开发适合博物馆教学的科学课程体系,利用博物馆的展品资源、人力资源等为科学教育赋能。届时,孩子们在博物馆中不再走马观花,而是沉浸式体验,以兴趣为导向,进行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索。
来源:温州日报
原标题:把课堂搬进博物馆
我市小学、幼儿园的科学课可以在这里上
记者 潘舒畅
本文转自:温州新闻网 66wz.com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
-
温州已建成泵阀、服装、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标准体系38个 打造转型升级“标准+”新引擎
社会03-29
-
温州理工学院融媒体现代产业学院成立 开启校媒深度合作新模式
社会03-29
-
温州又将新增一家民办博物馆!
社会03-29
-
平阳196所学校建起“晒菜群”!每天线上“PK”学生餐
社会03-29
-
春日踏青露营迎来旺季 露营基地也“卷”起来了
社会03-29
-
63岁男子咳嗽一月不见好 竟是得了死亡率极高的罕见病
社会03-29
-
翠鸟撞上七都一落地窗后重伤倒地 动保组织呼吁市民关注“鸟撞”现象
社会03-29
-
安徽姑娘瓯北摆摊卖糯米饭 自称130天还清10万元债务
社会03-29
-
《华盖山有条道路已致多人摔倒》后续 园方已采取防滑措施
社会03-29
-
温籍亚运冠军李巧巧“开门红” 斩获今年个人首场赛事冠军
科教文体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