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与赴先进地区学习的干部座谈交流,总结交流前期所学所思所得,谋划在“跳出温州、对标先进”中变革创新发展。

“问道”与“门道”

王丹容2025-07-05 11:06:00

陈翔 摄

  开放,既是打开别人的“门”,也是打开自己的“门”。

  赴先进地区学习,就是一次主动的“叩门”与“问道”。

  今年,市委选派一批年轻干部赴省内外先进地区和城市学习锻炼。这些年轻干部本着“求索”之心、探取发展“良方”,沉浸式学习先进经验的“肌理”,探索落地温州的“嫁接之法”。

  走出去学习,并非新鲜事。但一轮又一轮下来,市委何以始终格外看重这件事?

  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对标现代化建设需要,干部对于“创新”二字,尤其需要不一般的认识。

  基于此,让干部走出去学习问道,是市委统筹考虑事业发展与干部成长“双重需要”,通盘考量作出的重要部署。

  创新思维,往往就在“打开门”后的“取经”路上——带着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去思考、去求解,把“发展真经”取回来,更好解开温州发展“方程式”。

  显然,外出学习锻炼是破除瓶颈、扛起使命的抉择。

  有人说,信息差的时代已然过去,未来是认知差的时代。

  今天的城市竞争,不止是资源禀赋的比拼,更是“认知代差”的趋势掌握。先进城市的创新优势,体现在理念、知识、技术、资源的快速流动上。当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产业布局窗口稍纵即逝,学习滞后、认知差距就意味着赛道的错失。

  市委要求,“跳出温州、对标先进”,这不仅是对外出学习干部在学习站位、格局、视野等方面的鞭策,也是希望外出干部带来一种“鲶鱼效应”,带动温州整个干部队伍的理念、能力大提升。

  跳出与对标,既意味着突破固有认知、打破惯常思维,弥补知识结构、认知层次的不足,也意味着要精准对标、深度借鉴先进的发展理念、创新思路、实操方法和成熟路径,大胆取舍,有所扬弃,为我所用、为所我长。

苏巧将 摄

  审视温州发展,我们理当需要这种跳出思维、对标思维、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创新能力——

  置身温州发展坐标系,在冲刺“双万”城市的关键时刻,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编制谋划的特殊年份,一系列事关未来的命题等待科学起笔、创新做答。

  比如,面对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温州何以谋划和回答好“下一个万亿级生产总值在哪里”的发展命题;又比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温州传统优势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如何加快壮大、未来产业如何前瞻布局?

  答好这些题,站位需要跳出温州,眼界应该超越今天。

  在座谈交流中,外出学习干部解剖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科技创新产业中心建设、低空经济发展等工作谈到,标杆城市的领跑密码不仅在于资源富集,更在于政策创新突破力、前沿趋势引领力、全球资源链接力。

  取经问道,正是在“跳出与对标”中为未来发展打开一扇扇“可能”的窗户。就像市委所要求的,对于先进城市的经验,绝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而是要着眼温州的现实问题和发展需求,深入解剖、学到精髓、悟出门道。所有的“真经”,不能停留于坐而论道的“认识论”,而是成为着力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苏巧将 摄

  走出去学习,并非新鲜事;但走出去学习,需要带回新鲜事、创造新鲜事,这是学习的门道所在、发展的门道所在。

  发展的“推背感”也就是在此过程中油然而生——无论是提升干部能力,还是推进高质量发展,都需要拿出时不我待的精神。

  走出去学习,是问道的起点,也是撬动认知、找到门道的一个支点。 

监制:张佳玮|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