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擂台赛、一场发布会,是本周温州两件大事。8月24日,今年第二场“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拉开帷幕,鞭策全市上下“奋战三季度、冲刺全年红”。8月28日,“‘浙’十年·温州”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温州十年非凡成就刷屏热传。当时光穿越十年,追寻这座城市所走过的路,那些比拼的干劲,那些奋斗的足迹,如此鲜活而有分量 。

十年踪迹十年心

王丹容2022-08-28 18:04:00

瓯江口全景

  十年,是一个什么样的时空维度?

  是似水流年,“斗转星移”岁月长。

  华灯初上时,人间烟火色,历史的记忆扑面而来。五马街、公园路拂去尘埃,在千年肌理之上,焕新“斗城繁华图”。

  是白驹过隙,“风驰电掣”呼啸过。

  日行千里一日还,从何时成了常态?那是2013年7月1日,动车温州南站迎来第一趟高铁列车G55次列车,从此,温州真正拥抱“高铁时代”。

  是春去秋来,“沧海桑田”竟成真。

  从一道堤到一座城,一片荒芜滩涂十年“长成”一座海上新城,瓯江口如鲲鹏展翅、腾飞东海。

  十年,弹指一瞬间。于一座城市而言,不仅是时间单元,更是空间标识、发展印记,是城市变迁史诗中壮美的诗行。

  仿若一场时空的穿越,“‘浙’十年·温州”主题新闻发布会,带着我们品味这十年的温州之变。新旧动能之变、发展路径之变、活力格局之变、城市能级之变、百姓生活之变、作风效能之变,细数温州“六个之变”,谁也不会否认,看似朴实的文字里,蕴含着温州人民多少无声的艰辛,又承载着多少拼搏与奋斗。

  此时此刻,回望温州十年发展历程,细细梳理这座城市的成长脉络,最突出的关键词就是:对标攻坚、比学赶超、争先进位。而这些关键词具象化的载体,就是一场场“擂台赛”、一场场比学活动。何曾想到,比学活动,温州一坚持就是十余年!

  犹记得,那一年,市委环顾省内外,审视温州发展,创新性提出互看互学、互学互比活动。在比学中拉高标杆、在比学中补长短板、在比学中争先进位,这不仅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梦想,更点燃了温州人心中的那一团火,熊熊燃烧,从未熄灭。

  十余年来,尽管名称在变、形式在变,但是历届市委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持之以恒优化深化。市委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完善机制、丰富内涵、创新载体,在县(市、区)、市直部门、乡镇街道三个层面搭建“考场”,将党内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有机结合,形成了比拼、亮绩、督政、考核四位一体的跟踪问效机制。瓯越大地,各地各部门“一把手”作为“考生”,始终作答这道“实绩”考题,接受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考评。

  记不清,多少书记局长走上“考场”,在现场晒出短板、接受点评,红了脸出了汗亮了承诺,再也“坐不住、坐不安”了;记不清,多少项目亮晒“进度”,比着学、赛着干、争着上,“慢跑”变成加速“奔跑”;记不清,多少民生实事,在问政问需问效中落地落实,“压力”变成了“动力”;记不清,多少辗转各地的“擂台”,于“眼见为实”中让项目开花结果,于“兑现承诺”中检阅实绩……

  雁山瓯水无声见证,这座城市似“惊天动地”又似“悄然无息”地变化着。时间,真是最神奇的变量。十年的坚持,积淀出这座城市不凡的成长。

  曾几何时,那些被列入“军令状”的城中村都不见了,款款走来的是滨水公园;曾几何时,那些千呼万唤的大项目大平台都来了,托举起创新的梦想;曾几何时,那些一督再督的建设项目都上马了,温州真的变美变精致了……十年,仿佛“无声处有了惊雷”,温州用一点点的量变积淀出质变。

  当今天,我们细数品味过去十年的发展,更心怀感恩,感恩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位奋斗者,感恩每一项长效常态工作机制背后的每一位参与者。我们不能“绝对化”地说,正是这项坚持了十余年的比学机制改变了一座城市但是我们可以笃定地说,温州十年之变,离不开这么一项始终坚持的工作机制。正是因为这种坚持,时间递进的每一格刻度、擂台赛场的每一场比拼,之于温州发展,就显示出不一样的价值和意义。

  十年光景,终有佳木成林。过去十年温州的发展逻辑中,藏着过去的荣光、未来的梦想,更有之于当下的启迪,其中一条显而易见:有什么样的坚持,就会有什么样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常态长效、持之以恒,就会有什么样的明天。

  今天,时代场景的转化,意味着发展使命的接续。于一座城市发展而言,经验需要坚持,问题需要破解,未来才能更加可期。

  就在“‘浙’十年·温州”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的前几天,今年第二场“温州擂台·六比竞赛”举行,发出了“奋战三季度、冲刺全年红”的动员令。

  这是今天的温州平常的一项工作,又或将成为未来十年不平常的基石,如同过去的每一场擂台活动。

  故事未完待续,期待下一个十年。

监制:阮周琳|编辑:叶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