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注
4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温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二十条高含金量措施,着力推进职业教育高端化升级、规模化培育、融合化发展。
能顶天又立地,温州为何认准这件事
温二职“礼·匠·商”融合教育基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苏华在“委员通道”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说:“去年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技能健儿捷报频传,一名00后小伙‘刮腻子’刮成了世界冠军,引起了大家关注。职业教育既能顶天又能立地。”
这位00后小伙子,名叫马宏达,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学生,是位温州人。
在温州,职业教育正在“下一盘大棋”。本周召开的温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做好“铸魂”“强基”“赋能”“改革”四篇文章,为温州职业教育明晰发展路径。
于温州而言,职业教育始终是一件兼具紧迫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
当今时代,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中国‘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人才红利”哪里来?既在于高素质的研发人才,也在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众所周知,制造业之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之争。德国制造的背后,是工匠人才的培养。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认准: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最直接、最基础、最高效的途径。在温州加速打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制造业立市的大背景下,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关乎产业振兴。
与此同时,在就业成为热点问题的当下,职业教育再度引起关注。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招生数占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吸纳就业比重就上升约0.5个百分点。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温州华侨职专的专业介绍里,直接写明:温州市域三星级以上酒店90%行政总厨、瓯菜特色酒店70%总经理均毕业于该校。
不过,在现实中,职业教育发展仍面临痛点堵点。2020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不愿成为“蓝领”。长期以来,社会观念层面对职业教育、职校毕业生的偏见一直存在。这种偏见,既有观念层面的,也有上升通道、用人制度等实践层面的。
去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回应了社会面关注的堵点问题,打通学生上升通道,搭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直通车”,为职业教育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温州职业教育的春天来得更早。早在2020年底,在教育部、省政府支持下,温台成为继江苏“苏锡常”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城市试点。这成为温州职业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与生俱来就有产教融合的内在基因,其高质量发展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互利的。职业教育要释放出更多“人才红利”,需要与区域产业共生、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
两年多来,温州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深度融合,围绕鞋革、服装、眼镜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名企+名校+名专业”职教发展新模式,启动乐清电气、瓯海服装等18个产业学院建设,成立温台技工院校(产业)联盟等一批平台。如今,全市职业院校与1731家民营企业、82个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每年为社会输送近5万名毕业生。
实践证明,产业土壤是职业教育的根基所在。让高素质技能人才“长”在产业土壤里,职业教育才能把根留住,才能放大“人才红利”。
当然,于年轻人而言,愿不愿意、选不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关键是职业教育毕业生在社会上有没有奔头,在职业生涯中有没可能出彩。
新出台的温州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条”,着力推动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政府端、学校端、企业端、学生端、社会端“五端”发力,就是要让职业教育实现“教育有质量、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
以教育投入为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过统计,职业教育办学成本是普通教育的3倍左右。如何在有限财力下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质量?“20条”探索一系列创新机制,强化“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支持企业兴办职业教育。又如,在拓宽学生成才成长方面,“20条”鼓励中职学校与市外高校开展“3+2”“3+4”贯通培养,支持学生出国留学,鼓励留学生回温就业创业。
“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是职业教育所要达到的“美好”。如今,技能已成为新的“人才风口”。在温州民企,华峰集团生产一线产业工人凭技能提待遇,年收入最高就可拿到100万元。春风只是“初拂面”,唯有处处有机遇、处处受礼遇,高素质技能人才才能在这个春天里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