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城市管网建设,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在本周市委的一次专题调研中“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9月20日,市委书记刘小涛调研民办博物馆、城市管网建设,要求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王丹容2022-09-25 11:11:00

温州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汇集来自温州境内各处、各种历史形态石刻砖雕万余件。

  有人说,了解一座城市,先从她的博物馆开始。

  博物馆,是城市里看得见的“风景线”,被喻为城市的“眼睛”。

  也有人问,城市的良心在哪儿?借雨果的笔,人们将之与下水道联系在一起。

  城市管网,是城市里看不到的“生命线”,被喻为城市的“良心”。

  本周,市委专题调研,将民办博物馆、城市管网建设放在一起,其用意不言而明:无论是“看得见”的风景,还是“看不见”的工程,都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空间”所在。

  一座宜居城市,其功能品质提升的精要处,恰恰就在于“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两者的不可偏废,在于“看得见”的颜值与“看不见”的价值的双重担当。

  在这过程中,“看得见”的风景,需要“看不见”的用心。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门面”,其布局彰显着一个地方的市民需求、城市性格。往往,党委政府一些“看不见”的精心设计,会让城市公共空间实现资源链接、功能链接、情感链接,进而让城市更具价值、让市民享受生活。

  就像110多家城市书房,8年间为无数市民点亮温暖的阅读之灯,其背后是市民不断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是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路径设计。

  又以博物馆为例,像温州这样的城市,如何在更高水平上更好满足市民共赏“好物”、追溯文化、愉悦精神的文化需求?温州亦有心设计并探索新路径:温州人素有办民间博物馆的传统。立足这一基础,温州率全省之先出台政策,发挥民营、民办优势,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探索建立若干民间博物馆群,打造“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以期更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共享。

  一座城市的功能优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让市民不断感知和体验城市服务价值的过程。清晰认识城市特点,并着眼于“扬优势、补短板、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明确发展导向,是城市优化公共服务的基本逻辑。

  正是基于这种逻辑的路径设计、机制设计和规划设计,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在不经意间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一点点放大“磁性”、赋能城市,最终让生活更加舒适温暖,让城市更具人文关怀。

  从这个意义看,这些“看得见”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背后,其实是“看不见”的群体情感空间的捕捉。一座城市的功能完善、品质提升,理应找到普通人“看不见”的视角,关注“一老一幼”等特殊群体需求,关注隐藏在高楼大厦后面的空间,有序精细进行城市更新。这尤见城市之“功力”。

  这些“看不见”的工程,更需要“看得见”的责任。

  衡量城市品质和温度的指标中,包含着很多“看不见”的细节、环节。在这座城市里,特殊群体的生活体验、大都市高光遮蔽下的隐秘角落,这些容易被疏忽的群体和空间,往往度量着城市发展的“厚度”,需要更多“看得见”的“观照”。

  拿城市管网来说,深埋在城市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气等地下管线,如同人体内的“血管”,体系十分庞杂,责任主体很多,管理又无比细微。过去这些年,温州城区一直在努力补上这方面的历史欠债。在数字赋能的今天,如何不再“拉链式修路”,如何让运行更智能、如何实现处理高效能协同……这些新问题的作答,都需要“绣花工夫”。

  拿好“绣花针”,需要眼利、心细、手稳。绣花工夫,呼唤的是城市做强“城市大脑”、做细“神经末梢”,呼唤的是每个环节、各个部位的安全与韧性,呼唤的更是扎好一张网、管好一方格的精细协同。这些为城市打基础的工作,都需要落到清晰可见的责任链条之中。每一位城市管理者将工作责任落地见效,最终落实的是,一座城市之于市民的责任。

  从博物馆到城市管网,从显性空间到地下空间,从“风景线”到“生命线”……这些“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都是城市发展的剖面。城市每一面的“完善”,共同定义着“看得见”的美好,也诠释着一道须常做常新的恒久命题——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监制:阮周琳|编辑:叶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