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温州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实现“三大突破”,投入强度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当年投入强度提升幅度再创新高、R&D投入总量首次超过200亿元规模。

首超200亿,释放什么信号

王丹容2023-10-08 23:19:00

  R&D经费投入,被视为“对未来的投资”。 

  一座城市在未来经济格局中蕴藏怎样的潜力和品质,在R&D经费投入数据表上,如锥处囊中。

  统计显示的2022年温州全社会R&D经费投入三大突破,从一定程度上,可让人窥见关乎温州未来的“创新发展密码”。

  投入总量首超200亿元、达209.4亿元,彰显的是城市创新投入的“硬实力”

  当年投入强度提升幅度再创新高,增幅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体现出城市创新投入的“加速度”;

  投入强度首超全国平均,达2.61%,则衡量着城市创新投入的“意志力”——愿意把多少资源用于科技创新。

  三大突破,无疑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在“投资未来”上“越来越舍得”。这背后,需要手笔,也需要坚持。

  众所周知,温州是吃“改革饭”长大,走“开放路”起家,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但回首来时路,科技创新一度是掣肘温州发展的关键短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温州全社会R&D经费投入指标,与温州经济发展地位并不相称,往往在低位徘徊。

  进入新时代,当“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共识,市委市政府坚定创新“华山一条路”,以期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其中,关键一招,就是以“战略眼光”下好科技创新这盘“先手棋”。

  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首位战略,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系统构建“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创新格局,搭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创新“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模式,引育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向高处跃升,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根据最新数据,我市全社会R&D经费投入总量,从2019年的140.3亿增长到2022年209.4亿元,年平均增速达14.3%。

  与这一增速相呼应的是,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五年实现4倍增长,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位居全国第36位,国家高新区排名进入4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贡献度持续走高。 

  “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实践反复证明,科技创新这个“杠杆”,早已撬动城市发展的逻辑、动力的变革。

  谁走在科技前沿,谁才能卡位新经济,引领未来发展。

  于温州这座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创新问题。从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看,根本上还要靠通过技术攻关、智能化改造来解决,向科技要生产力、要竞争力。

  眼下,温州全社会R&D经费投入指标,相比过去有了进步,折射出温州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努力,但同时也留给了我们更多思考:

  创新是一件昂贵的事。该如何解决好“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的三道现实考题?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该如何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潜心自主创新、耐心推动转化?

  当创新平台逐步聚集、科研人才陆续云集,该如何找准科技创新这根“杠杆”的“支点”,让科研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种种命题,需要各方的共同作答,也需要更多审视的目光和“远眺”的视野。

  诚如所言,创新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的。因为,其实现与展开需要诸多条件支撑。

  将目光投向深圳,其科技研发有着“6个90%”的密钥: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地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

  从曾经无一所科研院校走到如今科创领跑者,靠的是什么?深圳给出的答案是:市场经济制度高度发达,政府尊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一个有意思的观察切口,是 “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楼上是研究院,楼下是企业,穿白大褂的和穿西装的在同一栋楼里,一个技术问题可能在电梯交流中就能解决了。

  从创新到创业有多远?当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时空壁垒被打破,当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构建,大大小小的创新平台载体“串珠成链”,与千千万万的企业“珠联璧合”,就有实现从“0到1”的创新突破、从“1到N”的枝繁叶茂。

  政府有政府的职能,企业有企业的使命,院校有院校的责任。以200亿元为眺望远方的起点,我们期许的是,各方联手,强化共同体、联合体理念,以多元投入、多方协同,实现科技创新投入的新跃升,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好生态。

  定力,是一座城市最为难得的特质和能力。

  在创新这场没有终点的长跑中,舍得布局、舍得投入,放得下眼前的得失浮沉,方能留得住未来的海阔天空。

监制:阮周琳|编辑:鲍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