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注
随着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持续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加快推进为农服务现代化的决定》,浙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为“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立法的省份。在温州瑞安发轫的“三位一体”合作经济,何以走向全省全国?
一场田野实践孕育出什么
在田野沃土上,总有一种力量孕育希望与活力。
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经济,就是一股滋养于田野实践的生长力量。
17年来,温州瑞安,一直先行作答这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并一直牵挂的“命题作文”,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
如今,全国首个关于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的专门立法,在浙江率先探索。这既是瑞安经验、温州经验在浙江的推广升华,也成为全国改革的先导。
那么,在这场田野实践中,温州深耕探索出什么样的经验和成果?
“谁来种田,怎样种田”,这是关乎未来的“三农”之问。解答好这道题,需要面对农业生产中不断衍生出的新型社会化服务需求。
温州率先探索“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的目的,正是破解农业“种什么”、农产“怎么卖”、信用“怎么帮”、资源“怎么管”等问题,实现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的密切协同,走出一条全体农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其一,在“统”。
小农户,如何链接现代农业?市、县、乡三级农合联体系的构建,搭建了一个全覆盖的为农服务新平台——通过“户转场、场入社、社联合”,让村级经济合作社和农村各类生产主体、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加入农合联,夯实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无缝隙衔接的合作组织基础。
其二,在“联”。
“联”,是抱团、是协作。温州通过部门共建、资源共享,健全生产联结链、产业供需链、金融服务链,打造出一张集成式服务网络。比如,在马屿农事服务中心里,种子肥料、农资购销、农机培训、金融服务一应俱全,提供从生产到供销到信用“一站式服务”,成为农户家门口的“农事4S店”。
其三,在“治”。
种“云”耕“数”,如今,早已成为为农服务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数字,何以“种”进土地?在瑞安,一个“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打通12个部门、集成28项服务,打造无忧种田、无忧销售、无忧贷款、无忧补贴四大场景,努力推进生产服务智能化、精准化。
其四,在“创”。
改革,是创新创业,为的是创富共富。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等模式,各地农村建成农业休闲观光园、都市田园等综合体,从卖土特产到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走出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今天,在浙江又一次因为先行先试成为全国焦点的时候,回望这场始于17年前、发轫于瑞安的改革,我们会看见,一场田野实践的力量,改变的不仅仅是温州、浙江这个区域,更在影响着“三农”的未来方向。
在改革的“试验田”里结出硕果之后,我们如何将“创新种子”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进行撒播、开花、结果,为全局改革孕育新先机、找寻新空间——这是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为发展“三位一体”合作经济做出专门《决定》所蕴含的价值所在,也是指向未来的新的希望所在。
于瑞安、于温州而言,更多的探索也在前方等待着破题——比如,如何借助先进的金融科技,优化简化流程,让金融机构更好嫁接入互助合作机制;又比如,如何借助数字化成果,加快推广速度力度,提升合作经济的效率和效益。诸如种种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在田野上寻找新的更多的答案。
小农何以富?从历史到现实,温州农村改革孜孜不倦探索着这一发展命题。历经不断的革故鼎新,历经不断的创新突破,改革精神仍将烛照四野,这是田野上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