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注
近日,来自全球各地的院士专家、科技精英、企业家齐聚温州,参加2023年国际韧性城市研讨会,共论构建安全、绿色、宜居的数字韧性城市。城市如何更韧性更加安全,日益成为热门公共话题。
韧性的人与韧性的城
市区瓯江路。苏巧将 摄
超百名专家学者“云”上碰撞,为了两个字:韧性。
何为韧性?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复原的能力。
当“韧性”一词从物理学拓展到生态学再扩展至生态、技术、社会和经济的四维视角时,韧性城市就应运而生。
韧性城市,就是指让我们的城市像“弹簧”一样,在应对突发事件后,能够更快速地复原。
那么,城市何以韧性?
12月9日,2023年国际韧性城市研讨会上,海内外专家学者带着自己的最新观察与研究,在线上线下会同超5000名相关研究人员,围绕地质勘探、海洋修复、人工智能、粮食安全等议题互动讨论,就为了更好地向人们解开这个答案。
当天的开幕式上,有一句话不少人特别感同身受——“都说温州人是中国最坚韧的群体,非常期待这座城市也能成为最具韧性的城市。”
坚韧,是外界公认的温州人的一个特质。
改革创业过程中,温州人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就集中生动地展现着温州人的坚韧。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温州人的坚韧,源于与大自然的抗争。
千百年来,台风就像一把铁锤,一次次砸在温州这条“弹簧”上。扛过形形色色的“击打”和考验后,也就百炼成钢。经无数次大风大浪的洗礼,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里,也就注入了一种昂扬、坚韧的劲。
从这个层面看,过去,温州人精神的形成,源于城市走向韧性的历史进程。今天,温州人精神的支撑,也是打造韧性城市不可或缺的力量。
从应对极端天气到面对疫情防控,各地早已深刻认识到增强城市韧性、呵护城市体格健康,重要且急迫。作为城市治理的现实而重大的课题,各地推进韧性城市建设,走的是一条“软硬兼顾、刚柔并举”的路子,需要综合发力、前瞻布局。
在温州,韧性城市的理念逐渐浸入人心,一系列有效探索也在积极实践。
试水,先试“水性”。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洞头蓝色海湾整治修复”,就是一次科学“护海用海”的实践。通过“破堤通海、十里湿地、生态海堤、退养还海”等措施,就是着眼于构建城市生态安全。这些,都是与韧性城市建设目标相一致的。
百岛洞头。苏巧将 钱飞琴 摄
当然,韧性城市包罗万象。除防灾韧性、生态韧性外,经济韧性、社会韧性也是内功必修课。
有专家曾以美国钢铁城匹兹堡、汽车城底特律为例,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钢铁行业崩溃,匹兹堡一度陷入困境,但由于其拥有创新型大学、丰富社会资本,很快找到由“重”到“轻”的重生之路。但汽车城底特律因创新能力不足,导致韧性不够,在汽车工业受冲击后一蹶不振。
这就给我们传导了一个更为系统的观念——城市韧性,关乎城市的免疫力、自愈力、恢复力。安全保障是前提、是基本,创新能力活力也不可或缺。在当前各种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平衡当下需求和未来风险,将应对风险、保障安全、提高韧性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就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蕴含着深刻而富有战略的意义。温州,这座有着坚韧的温州人精神力量的城市,如何作答新的时代课题?
当前,市委提出实施“强城行动”三年计划。无论是空间大优化、环境大提升还是功能大完善、产业大发展,韧性安全都是蕴含其中的基本底色。当然,这一过程需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需要全社会全方位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
城市如人,需要智慧,需要韧性,也需要安全。城市韧性安全,修炼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