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注
聚焦企业创新,温州亮出两大新举措——一是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有关建立“问企识才”机制的实施意见,意味着人才评价权力将下放给企业;二是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域选派科技人才到企业任职“科技副总”。
伯乐之道与创新之基
发展新质生产力,拼什么?
拼的是人才、科技,拼的是“把钱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钱”的生态。
温州的这两项新举措,关乎创新生态,体现创新导向——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
众所周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如果将这一句具体化,或许可理解成,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
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企业理当要挑大梁、唱主角,政府理当为企业创新提供好的环境。说白了,就是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两只手”更加协同有力,更好托举起科技创新这件大事要事。
当下,温州试水的两项新机制,就是在这方面开展的有益探索。
先说“问企识才”。
温州“问企识才”机制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自主”,即从过去的政府组织评定,转变为企业自主评价。这就避免了“一张卷子考所有人”,有助于提升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企业与人才的精准匹配。
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见”,是不是人才、人才好不好用、重不重要,谁最有发言权?慧眼识才的伯乐在哪里?温州给出的答案是“谁用人谁评价”。
比如,针对企业高层次人才评价难问题,温州支持企业自主聘任“首席专家”、引育急需紧缺人才;又比如,针对中小微企业缺乏独立的人才职称自主评审能力问题,温州探索“政府监管+行业协会主导+行业专家参与”的民企人才职称社会化评价机制。
这些都意味着,温州把人才评价权交给市场,让符合企业需求、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人,决定着创新的活力和流向。搭建与之匹配、牵引其前行的生态,才能看到创新扎实落地。这一点,对企业、对城市都至关重要。
温州市委市政府在机制上对“问企识才”做法形成激励、进行固化,也就是告诉广大企业,只要企业创新发展的紧缺人才,都是党委政府重视的人才;只要企业认可的人才,党委政府给予平等尊重。
从政府主导到企业“主考”,转变的背后,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理念之变。
科技创新,是涉及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要事。聚焦机制改革、政务服务、平台打造,从政府端看,需要从以“我”为主转到以“企”为主上;从企业端看,需要以市场为指挥棒,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这其中关键一环,就是政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构建机制,支持企业主导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
再说“科技副总”。
温州每年从高校、科研院所中遴选科研人员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研发机构建设和创新人才引育等“增值服务”。这无疑是破解“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难题的有益探索。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林礼区作为“科技副总”带领科技轻骑队深入生产车间,破解技术难题。
科技成果转化,常常面临着“死亡谷”问题。“科技副总”入企,一方面有助于破解部分高校科研成果因缺乏市场意识带来的“水烧不开、半生不熟”困境,另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攻关“肠梗阻”,为企业送去“特效药”。
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苏天德作为“科技副总”在浙江三益鞋业有限公司开展科技服务。
科技创新,从何来,向何方?这一答案无疑是明确的。“科技副总”入企,就是让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更好地深度融合,把创新落在企业、落在产业、落在发展上。
创新驱动,光有技术一个轮子是转不起来的。科技成果要完成从0到1、1到100再到N的转化,是一个包括市场、资金、管理等若干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共同努力。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到企业,这是通往新质生产力的起点,也是最基础的创新之道。
创新“向下扎根”,新质生产力才会“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