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实施“强城行动”动员大会,向着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发出冲锋号角,动员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建设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双万”城市的双重期待

2024-01-21 18:02:00

  1月19日,全市实施“强城行动”动员大会召开。

  一场“强城行动”,聚焦万千目光。

  温州,以“强城行动”为牵引、以“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为指向,攻坚冲刺万亿级地区生产总值、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以此为新年开局、为未来开篇,显示出温州对于城市发展议题的重视和迫切

  千百年来,一代代温州人对城市发展孜孜以求。在走过建城2215年、建郡1700年的城市历史新节点上,温州以“强城”之势开启迈向万亿级GDP、千万级人口的未来征程,蕴含着温州什么样的发展考量,又承载着世界温州人的几许期待?

  先从历史维度看。

  任何一座城市的传承发展,都是一幅山水相依的宏图,也都不会孤立于一个历史阶段。

  驺摇受封建都东瓯,铸就温州2215年建城史;郭璞南下筑“斗城”,开启温州1700年建郡史。周达观离开温州港前往真腊,已是700多年前;温商们坐着轮船一路颠簸去上海点亮“繁花”,也已过去了40余年——温州城,依山拓海,滋养着经济社会的几多胜景。

  从“山水斗城”到“千年商港”,城市肌理的每一次深刻改变,既是一脉相承的擘画,也是新故相推的蝶变

  进入本世纪初,“八八战略”成为浙江发展“金钥匙”。“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之下,温州何以“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从瓯江时代到滨海时代,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把温州大都市区的“大写意”,一笔一笔绘制成“工笔画”

  进入2024年,新的城市课题摆在温州面前:这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面对“标兵愈远、追兵愈近”的激烈区域竞争,温州,拿什么冲刺万亿级GDP、千万级人口“双万”城市,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第三极”,意味着城市能级的跃升、层次的提升、实力的攀升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城市竞争是区域竞争的关键。唯有做强城市这个龙头,以城市发展带动市域发展,才能以城市竞争赢得区域竞争,以城市未来撬动温州未来。

  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实施“强城行动”。“强城行动”,这是对标“国之大者”“省之大计”、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城市道路的温州实践,亦是全面推进“四大振兴”、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题中之义。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如果说,历史,以诗人十阕词,留给温州千年风韵。那么,未来,则以先哲的思考,等待温州作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命题。

  实施“强城行动”、打造“双万”城市,这是温州历史与未来在当下的呼应,也是历史之于未来的期待。

  再从现实维度看

  对标强城,温州缺什么?

  纵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温州城市发展短板问题,已不容忽视。比如,中心城区欠缺龙头带动作用,万亿级现代产业亟待打造、城市地标建筑亟待“生长”,等等。

  问题是与价值与理念相比较的结果。诚然,近年来,温州发展存在区位辐射、绿色生态、教育医疗、温商群体等优势,但是从木桶原理看,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城市能级不强等问题,成为困扰温州多年的难题

  以中心城区首位度为例,温州中心城区人口、经济总量占比,远低于杭州、宁波。中心城区不强,城市发展就失去了“牛鼻子”和“主心骨”。

  又以城市能级为例,先不论周边的国家级都市圈,仅从沿海省份“第三极”来看,从广东佛山到江苏无锡,温州在规模、实力、结构都还有较大差距,亟需在全国城市发展格局中抢身位、树地位、争前位。

  把长板拉长、把短板补齐——温州“强城”之“强”,应在于城市框架之强、能级之强、平台之强,也应在于城市产业之强、创新之强、人才之强。惟此,温州这座城市才能实现“集聚、虹吸”效应,进而向着“扩散、辐射”进阶

  在“强城”过程中,温州强调“强聚合、强经济、强循环、强品质、强功能、强文化”,就是需要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多个维度打好相互耦合、相互支撑的“组合拳”,算好“大账”“综合账”“长远账”。

  实施“强城行动”,打造“双万”城市,这是968万温州人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也是现实之于发展的期待

  法国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曾经写道:现在,设想你是一座光辉的城市中的一位居民。一座城市是否完美,在于居住在那里的居民对它的感知。

  我们生活在这座城市里。这座城市如同参天大树,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其上的一枝一叶、一花一果,与城市共存而生、相依而伴。我们每一个人对城市的期待,所汇聚的就是时代之于温州的期待

监制:阮周琳|编辑:杨丽